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小田园-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委屈一般。
  原来那个非同一般的人,竟然是英妹子?
  为了躲开她,竟然把那个邱彩霞给推了出来?
  这可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吴红英吃饱了之后,掏出手绢擦了擦嘴。就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翻了一下,找到了那张黑白照片。
  “建晖哥,你看看这个?认识这位姑娘吗?”吴红英把照片递给了许干事。
  “哦,这是……文工团的小李,以前见过几次面。”许干事一眼就认出了李秋媛,心说这照片是从哪里来的?
  看着像是从合影上面剪下来的。
  “红英,你也认识小李啊?”许干事随口问道。
  “我哪里认识她呀?这不是胜利哥……”吴红英说了半截,又咽了回去。这张照片,是她从王胜利手中抢过来的。
  看那家伙神神秘秘地把照片夹在书里,就知道他不怀好意。
  许干事大致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就把照片还给了吴红英。
  吴红英接过来,看了看,又把照片塞给了许干事,开玩笑地说道:“既然认识,那照片就送给你了!”
  “送给我干什么?”许干事心里一喜,可面上却不好流露出来,于是不动声色地掩饰道。
  “不干什么,就是帮我收着呗!”吴红英耍着赖。
  “那……好吧!”
  许干事把那张照片放进了口袋里,而吴红英就像完成了什么重大任务一般,乐呵呵地笑道:“建晖哥,我一会儿还要赶回去,你这边什么时候得闲了,过去玩玩啊?”
  “好的,等忙过这一阵,就去师部找你们!”许干事爽快地答应道。
  “好,那我和胜利就在那边等着你哦!”吴红英哈哈笑着,说道。
  二人出了食堂,又回到了宿舍区。
  吴红英也没进门,就开着吉普车一溜烟地跑了。许干事站在屋檐下,手揣在兜里,捏着那张照片,心里一阵甜蜜。
  这意外之喜,可来之不易。
  *
  (2)收音机
  转眼到了星期一。
  连队里的大人们依然忙碌着,而孩子们的欢乐却总是与众不同。
  这天,黎元元和小伟波一进托儿所,就闻到了一股鱼香味。原来,有几个孩子带了几条油炸小鱼,来班里显摆。
  这香味也就格外浓郁。
  上课前,小龙港坐在座位上,从小书包里神神秘秘地掏出了一个油纸包。一股鱼香味,顿时扑鼻而来。
  小龙港得意洋洋地打开小纸包,压低了嗓门说道:“元元妹妹,我带了一条油炸小鱼过来,一会儿分给你吃哦!”
  说着,把小鱼一扯两半,用小手捏着,献宝似地递了过来。
  “小龙港,你自己吃吧!”黎元元有些感动。小龙港可是个有名的小吃嘴啊,这么一点好东西也能想着她,这可真不容易啊!
  “元元妹妹,你尝尝,可好吃了!”小龙港笑眯眯地说道。
  “嗯……那好吧,谢谢小龙港哦!”黎元元把一块鱼肉放进了嘴里,尝了尝。味道真不错嗳,虽然昨天吃了不少,可过了一晚再吃,还是觉得好吃。
  她把剩下的一点,给了小伟波,笑着说道:“伟波哥哥,你也尝尝!”
  小伟波小心地挑出了小刺,塞进了嘴巴里,顿时眼睛笑得眯到了一起。
  上完课后,节目排练依然继续着。
  听小龙港说,他妈妈在家里做演出服了,那可是蒙古族服装哦,可好看了。黎元元也不禁期待起来。
  再过二十天,她就要登台献艺了。
  想不到,她也有上台表演节目的这一天?
  以前的她,可是宅得很,连动都懒得动一动。现在可好,每天欢腾得不行,一刻也闲不住。
  *
  进入九月中旬之后,天气就凉快起来了。
  托儿所里,下午的课外游戏也恢复了。
  苏阿姨和杨阿姨轮班带着小朋友们,在院子里玩起了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之类的小游戏。有时还抡起一根大绳,让小朋友站成一排,一起“跳大绳”。
  “跳大绳”有好多种玩法。
  胆子大的孩子,还玩起了“下饺子”。像张小霞、罗娟、赵大伟他们就排成一队,一个接着一个,往荡起的绳子里面跳过去。
  黎元元的胆子小,不敢往绳子里面钻。倒是小龙港和小伟波,十分活跃,虽然总是被绳子打着屁股,依然乐此不疲。
  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小姑娘们也玩起了跳皮筋、打沙包、翻绳子、过家家等游戏。男孩子们除了打面包、弹珠子之外,还喜欢聚在一起扳手腕。
  日子在欢乐中,慢慢地度过了。
  这一天,杨阿姨家又放了一颗卫星。
  她家从沪上买了一台“春雷牌”收音机,托人给捎了回来。这一下可好,半个连队的职工都跑到她家来参观,稀罕得不行。
  这可是连队里的第三台收音机,而且还是春雷牌的,响当当的名牌产品。
  小龙港也十分得意。
  拉着元元妹妹去他家听音乐、听戏剧,还有电影剪辑。而杨阿姨高兴起来,也把收音机搬到托儿所里,让小朋友们见识一下,听听新闻广播。
  七十年代初期,凤凰牌/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春雷牌收音机、上海牌手表都属于“大件”,精贵得很。
  杨淑芬家开了这个头之后,其他职工们也纷纷效仿。
  一时间,到处走门路,想法设法也要搞一台摆在家里。沪上知青有天然优势,只要攒够了钱,就一定能从城里买回来。
  大家嘴上不说,可心里都暗暗较着劲。
  看看,杨淑芬家有了缝纫机,前后不过一个多月连队里就有五台缝纫机了。现在这个收音机,虽然不像缝纫机那么重要,可听听电影什么的,也能开心一下。
  田根宝家里,两个人的工资基本上都被吃到肚子里了。
  上一次买自行车就攒了好久,这一回也想一台买收音机摆在家里听听,可这个钱又得攒好长时间。
  如果在吃穿和玩乐之间做选择,田根宝和王慧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吃穿。他俩始终觉得,只有吃到肚子里才算是自己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对田爸爸和王妈妈的生活态度,黎元元十分赞赏。
  她想告诉他们,以后这些东西一点都不稀罕,甚至包括电视机在内都会很快出现的。到了那时,将会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
  紧赶慢赶,几个节目所需的服装和道具终于在月底之前完成了。
  这一天,杨阿姨、苏阿姨带着一群小演员们,来到了连队大礼堂,准备带妆彩排。
  黎元元作为主演之一,画了一个浓浓的妆。
  她瞅着镜子,里面的娃娃涂着两个红脸蛋,抹着口红,眉心还点着一个小红点。头上戴着一顶毛边小帽子,身上穿着一件水红色的蒙古袍子,还扎着腰带,脚上套着一双翻毛靴子,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
  这是要正式登台了?
  她对着镜子,扎了一个丁字步,抬起右胳膊,做了一个造型。
  看起来还真像一个小英雄。
  作者有话要说:  捉虫~


第40章 秋收前
  *
  “元元妹妹; 你准备好了吗?”
  小龙港头上裹着一顶白色的小羊羔帽子,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帽子顶上还耷拉着两只棕色小耳朵,一颤一颤的; 脖子里系着一条棕色带子; 别提有多可爱了。
  “小龙港,我准备好啦!”黎元元转过身来,瞅了瞅小龙港。
  他也涂着两个红脸蛋; 眉心点着一个小红点; 小嘴巴抹得红红的,还故意噘着; 生怕把口红给吃掉了。
  黎元元心说,给小娃娃涂成“猴屁股”是托儿所的一大特色; 多少年来也未见改变过,这是受了年画娃娃的影响吗?
  六七十年代“破四旧”; 年画娃娃早就没了踪影,所以小孩子就成了现实版的年画娃娃了?
  彩排开始了。
  小演员们按部就班; 在音乐声中,一个一个闪亮登场。
  前后忙乎了一个多小时,才算告一段落。
  这次彩排很成功; 二十多天的紧张排练总算没有白费。
  苏阿姨和杨阿姨也松了口气。
  等到明天晚上; 就要正式登台亮相了。
  *
  这天放学后; 黎元元顶着两个红脸蛋回到家里。
  “哦呦,小演员回来了!”田根宝一看,两只眼睛笑得眯到了一起。“元元啊; 先别洗脸,让妈妈也看看小元元的红脸蛋啊……”
  “好啊,那就等着妈妈!”黎元元也想让王妈妈高兴一下,就没去洗脸。倒是小伟波一个劲地围着,一副看不够的样子。
  伟民和伟军背着书包回来时,也乐得哈哈大笑。
  小元元的脸蛋抹得可真红啊。
  王慧珍从地里回来时,家里的晚饭已经做好了。
  一进屋,就看到了小元元的红脸蛋,也乐得不行。她呵呵笑着,说道:“我们家小元元现在是个小演员了,明天妈妈就能看到小元元表演的节目啦!”
  在欢笑声中,田家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黄昏。
  这一段时间,王慧珍抽空做了几双黑布鞋。
  包括小元元在内,每人一双。
  她又把小伟波的旧裤子改了一条,缝住裤裆,在两侧的裤缝上滚了一条花边,看着就像新的一样。
  这样,小元元就有了三条裤子,可以替换着穿。
  天渐渐地凉了,花裙子也要收起来了。等到农闲时,就要开始准备冬衣了,小元元还没有过冬的棉衣棉裤棉鞋呢。
  临近秋收,瓜地里很忙。
  最后一茬西瓜和甜瓜马上就要下来了,过了国庆节就该掐瓜秧子了。
  等收了黄豆,还准备晒点西瓜酱。
  到时候晒上一大缸,够吃半年的。另外,还要晒一缸豆酱,这个吃饭炒菜时都用得上,还可以拿出来送人,结交一下朋友。
  *
  星期五,终于来到了。
  这天晚上,连队里把“庆国庆和秋收动员大会”放在了一起。另外,还有托儿所的小朋友们登台表演节目。
  国庆之后,秋收大会战即将拉开帷幕。为了鼓舞士气,连长宣布后天杀几口大肥猪,犒劳一下职工,还从养鸡场里调拨了一批鲜鸡蛋,每家每户按照排号去养鸡场里分鸡蛋。
  物质刺激,外加上小朋友们的精彩表演,大礼堂里的气氛十分火爆。
  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小朋友们的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黎元元也收获了第一次掌声,为自己的舞台表演点了个赞。
  星期六这天,正好轮到田根宝家分鸡蛋。
  一下班,他就拎着一只小提篮,拿着鸡蛋票,准备去养鸡场。黎元元和小伟波一见,也想跟着去看看。
  她还从未去过畜牧场呢!
  上次在渠里逮鱼,远远地望了一眼,但没过去。
  这一回,可以趁机去那边逛逛。
  听说,畜牧场里养了一大群猪,一群奶牛,还有几头骡子和毛驴。养鸡场那边,有一个大大的鸡棚子,篱笆墙上还扎了几个稻草人,防止老鹰来捉小鸡。
  “元元,养鸡场离得可远了,你和伟波走路过去,累不累啊?”
  “爸爸,我们不怕累!”黎元元和小伟波拍着胸脯,保证道。
  田根宝见孩子们实在是好奇,就点头答应了。
  一家三口,沿着小路,一路向东。
  过了那座石桥,穿过干道,就来到了一条小溪前。
  这条小溪,呈南北走向,是从支渠那边分流过来的。小溪里的水,清澈见底,透过溪底的青沙,呈浅浅的蓝色。
  一块长长的青石板,平整地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