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菜窖门口,见大门敞着,就跟着大人溜了进去。
这是一间二十多米长的大屋子,有门有小窗户,是连队里专门用来存储蔬菜瓜果的。
屋子里面很宽敞,一共分了五六个区域,中间用十几根木头柱子向上顶着大梁。屋顶尖尖的,呈“人”字形,前后左右都有通风口,很阴凉。
黎元元看到地上堆着一堆一堆的新鲜蔬菜,有西红柿、菜瓜、瓠(hu)子、辣椒、西葫芦、紫茄子、四季豆、长豆角、小白菜等,样式还真不少。
田根宝每一样菜,都要了一些。
过称后,掏出十二公斤菜票给了陈出纳。陈出纳在本子上记了账,一共2。4元钱,从下月工资里扣除。
黎元元心说,连队里的菜还真便宜,一下子买了这么多,够吃好长时间的。
田根宝在前面背着半麻袋蔬菜,后面跟着四个孩子,浩浩荡荡地往家走去。
一进门,田根宝就让伟民端盆打水,把西红柿和菜瓜拿几个出来洗洗,好分着吃。黎元元也开开心心地加入进来,帮着洗菜。
伟军和伟波也在一旁凑热闹。
几个小家伙一起玩水,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
菜洗好了,田伟民把西红柿和菜瓜甩了甩,控了控水,放在了盘子里。还把菜瓜一掰两半,好分着吃。
黎元元擦干手之后,就拿着半截菜瓜,蹬蹬蹬地跑到小棚子里。小手向上举着,冲着田爸爸,脆生生地说道:“田爸爸,吃菜瓜啦!”
田根宝正在切菜,一见小元元来给爸爸送菜瓜,两眼顿时眯到了一起,笑着说道:“爸爸先咬一口,剩下的半截放到案板上的簸箕里,等爸爸切好菜了再吃哦!”
“好哒!”
黎元元小手举着菜瓜,田爸爸弯下腰来,“咔嚓”咬了一口。黎元元放下菜瓜,就蹬蹬蹬地跑了。
她回到屋里,又拿了半截菜瓜,大大地咬了一口。脆脆的,很好吃,皮薄薄的,一点也不拉嘴,不像老黄瓜还要削皮。
四个小孩,坐在沙发上“咔嚓咔嚓”地吃了起来。
黎元元先吃了半个菜瓜,又吃了一个西红柿。
西红柿个头不大,但酸酸的,甜甜的,味道十足。
心说,这可都是纯天然的,后世只有去农家乐搞采摘时,才吃得上哦。
*
八月的暑天里,好吃的总是接踵而至。
在边疆南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干旱有利于瓜果中的糖分沉淀,所以不管是西瓜还是甜瓜,都格外好吃。
不过,相对于内地来说,这里的瓜果成熟期较晚,大批量上市大多集中在八月中旬到九月末之间。
而现在,正是瓜果飘香的时节。
星期六这天,连队里派人从瓜地又拉回来一车甜瓜。下班后,大喇叭里一吆喝,职工们就掂着筐子或麻袋,去菜窖门口分甜瓜。
黎元元从小就听爷爷奶奶的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炮弹瓜、白兰瓜、哈密瓜。后面那两种早就吃过,可那个炮弹瓜品种特殊,却从未见过,更未尝过。
听王妈妈讲,瓜地里种了不少炮弹瓜,这一下可以好好尝尝了。于是,一听到分瓜,又跟在田爸爸屁股后面,跑去看热闹了。
这一回,连队里的孩子们倒是不着急了,也不用排长队了。因为西瓜已经下来一段时间了,瓜瘾也早就过过了。
职工们到了菜窖那边,在门口稍微等一会儿,就能买到甜瓜了。
黎元元和三个哥哥一起,趴在菜窖门口的桌子上,向里面张望着。
只见甜瓜一堆一堆地摆放着,除了后世常见的哈密瓜、白兰瓜、面瓜、小脆瓜之外,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炮弹瓜。
这是边疆特有的品种,十分罕见。
这种瓜个头很大,一个大约十几公斤重。青皮白瓤,长长的,两头尖,中间鼓,就像一枚迫击。炮弹,所以被称为“炮弹瓜”。
成熟的炮弹瓜,最长的可达到一米左右,普通的也有七八十公分。个头越大的,糖分越足,也就越甜。
田根宝见几个孩子都喜欢吃炮弹瓜,就让李师傅挑了一个大个的。又要了几个哈密瓜和白兰瓜,两个小脆瓜,一个面瓜。
甜瓜很压秤,一共七十五公斤,光那个炮弹瓜就有二十公斤重。这下可好,田爸爸那瘦削的身材可背不动这么多瓜。
于是,交了瓜票、记了账之后,在菜窖门口就给几个孩子分了一下工。
小元元抱着一个小面瓜,伟波抱着一个白兰瓜,伟军抱着一个哈密瓜,伟民跟在爸爸后面,用手托着麻袋。
田家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菜窖。
负责分瓜的李师傅和陈出纳,也笑得不行。
这田大锄一家,真是特别有意思,无论干什么,都喜欢扎堆,一家人呼啦啦地过来,又呼啦啦地离开,看着十分热闹。
就连一向严肃认真的罗排长,看到田家的大部队,也不由得咧了咧嘴。
他家就两个小孩,要不要再生一个啊?
看看人家家里,多热闹啊。
*
王慧珍也骑车到了家。
见屋里没人,就知道分瓜去了。
她顾不上换衣服,就赶紧出去接一接。老田背瓜的本事,她可知道,论起干体力活来可是远不如她。
果然,走到半路上,就看到老田背着麻袋累得呼呼歇歇的,伟民在后面托着,也是一头大汗,几个小的怀里都抱着瓜,跟在后面。
她不由得笑了起来。
背不动,不会分两次啊?
这个老田啊,还真是的。
于是,赶紧跑上前去,想从老田肩上接过来。
可田根宝看了看周围,挤了挤眼睛。
王慧珍一下子明白了,这是要面子啊?一想也是,女同志背着瓜,男同志在后面跟着,让人看见了笑话。
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于是,站在后面,两手一托,田根宝的肩头立马轻松了不少。
“伟民,你也休息一下,让妈妈来!”
“好的,妈妈!”
田伟民松开手,甩了甩小胳膊,这瓜可真沉啊!
见小元元也抱着瓜,就想接过来。
可小元元笑了笑,大声说道:“伟民哥哥,这个瓜小小的,一点也不沉,你看伟军哥哥抱的那个,看着好重啊!”
田伟军抱的是个哈密瓜,个头不小,估计有六七公斤重,这会儿也是累得满头大汗。田伟民就伸手接了过来,帮着弟弟抱一会儿。
“嘻嘻!”小伟波呲着牙,笑着。
他怀里抱的是个白兰瓜,个头不大,估计有一公斤左右,倒是很轻松。
*
一家六口,开开心心地回到了家。
田根宝一进门,就放下麻袋,大口地喘着气,赶紧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几个小孩把瓜放在桌子下面,就围着脸盆洗了洗手,等着吃瓜。
王慧珍见小元元想吃炮弹瓜,就搬起瓜来,进了棚子。
几个小孩,也赶紧跟了进去。
王慧珍拿刀从一边先切下来一头。
然后,把切下来的那部分,用清水洗了洗瓜皮,嘴里还说着:“甜瓜一见了水,就不好放了,所以切多少,洗多少……”
洗好后,把瓜放在案板上,扭过脸来,问几个孩子:“你们说说,是切成圆轱辘,还是切成牙子啊?”
田伟民一听,大声说道:“妈妈,切牙子,切牙子!中间的那部分再切圆轱辘好了……”
于是,王慧珍就按照孩子们的意愿,把那截炮弹瓜切成一牙一牙的,摆在盘子里,准备端到屋子里吃。
见小元元瞪大了眼睛,一脸好奇的样子,就先拿起一小牙,递给了她,还笑着说道:“元元,这上面的一层瓜瓤子,也是甜甜的,可以尝尝哦!”
“好哒!”黎元元捧着一牙瓜,跟在王妈妈身后,进了屋子。
一盘青皮白瓤的瓜牙子,摆在了桌子上。
一家人纷纷开动,吃了起来。
黎元元坐在小板凳上,小手捧着,咬了一口。
真甜嗳!
这种甜,不同于哈密瓜和白兰瓜,那是一种如蜜一般的甜,甚至比蜂蜜还要甜。
王妈妈说了,炮弹瓜不像哈密瓜那样皮子厚,这种瓜皮要稍微薄一些,相对来说不耐储存,不像哈密瓜只要保存得好,可以一直放到冬天。
一个炮弹瓜,可以吃两天。
切瓜时,都是一圈一圈地切下来,就像切冬瓜那样,切成轱辘吃。或者从三分之一处切开,然后把小的那头,切成一牙一牙的。
吃牙子瓜时,两手拿着放在嘴边,从左到右一秃噜,一层瓜蜜就入了口,那味道真是甜的没得说,非常过瘾。
可这么吃,过瘾了是过瘾了,却有一大弊端,那就是两牙子甜瓜秃噜下来,嘴角可能就齁烂了。
“吃甜瓜,烂嘴角”,一般情况下,大人们都会尽量控制着孩子吃甜瓜。
可甜瓜实在是太好吃了,往往控制不住。
一到这个季节,只要甜瓜一下来,小孩子就不再馋西瓜了。于是,连队里常常能看到烂嘴角的小孩子,还有吃甜瓜吃得上火的。
那时,就要吃西瓜中和一下,消消火。
以前,黎元元一直想象不出比哈密瓜还要甜的会是什么瓜?
今天吃了炮弹瓜,就知道了。
比哈密瓜还要甜的——就是炮弹瓜。
太甜了,也太好吃了。
她按照伟民哥哥教她的办法,一下“秃噜”了两牙子。
嘴角,果然烂了。
王慧珍一见,瞪了田伟民一眼,就要给元元抹上红汞(红药水),这样杀杀菌,嘴角能愈合得快一些。
“元元妹妹……”
田伟民还未来得及阻止,见妈妈已经麻利地给元元涂抹上了。等到小元元跑到里间,对着大衣柜镜子一照,才知道伟民哥哥为何要阻止?
镜子里的她,两边的嘴角就像被人揍了,红红的两大团,实在是太难看了。她噘着小嘴巴,苦蹙了一下小鼻子。
这样子去托儿所,还不被小朋友们笑话死了?
王慧珍也跟着进来了,一见小元元噘着嘴,就笑着说道:“元元,再不好看,也比嘴角长不住了,要好吧?”
黎元元一想也是,反正明天是星期天,不用去托儿所。
不过,随后又想起来,星期天还要去营部看演出,到时候挤在人堆里,不要碰到认识的小朋友就好。
*
星期六晚上不用开会。
一吃了晚饭,田根宝又被小木匠叫去打扑克了。
王慧珍带着几个孩子在家,喂了喂鸭子,就洗洗刷刷上床休息了。黎元元躺在小床上,听王妈妈讲着晒瓜干的趣事,笑得咯咯的。
王妈妈说,炮弹瓜切开后不能存放太久,否则会发酸,吃不好还会坏肚子。
开口后的炮弹瓜,如果两天里还没吃完,就要晒成瓜干。这种瓜含糖量高,瓜肉厚,质地细密,很适合晾晒。
晒瓜干时,要先削皮,去瓤籽,然后切成一牙一牙的,穿在绳子上,在太阳光下晒个十天左右。
瓜干晒好之后,可以放在袋子里存放很久。
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一条。
用手一摸,上面黏黏的都是糖稀,咬一口,甜得简直要甜掉大牙。
黎元元一边听着,一边想象着晒瓜干、吃瓜干时的情景。
在甜甜的瓜香中,悠然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她梦见自己吃瓜干时,把门牙粘掉了两颗。
正着急呢,就醒了。
在黑暗中,她用手摸了摸牙齿,迷迷糊糊地想着,小孩子五六岁时,就要换牙了,像她这种情况,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