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回,真的要走了?
*
六月中旬,调动手续都办好了。
田根宝跑到场部保卫科,开出了户粮迁移证明。他和慧珍商量了一下,准备分两批走。孩子们得到七月下旬才能放假,而电影院那边的房子和工作得先占着,以免夜长梦多。
最后,决定让慧珍先走。
等到暑假,他再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去。
邓萧听说后,也打电话过来。
把许大哥的电话号码和地址给了田叔叔,说是买火车票可以去找许大哥。
听元元说,发往沪上的那列火车,长年累月都十分繁忙。如果不提前,连个坐票都买不到,三天四夜,这一路站票可不好受。
王慧珍收拾行李时,找出了那只压箱底的花布袋,交给了元元,让她自己保管好。黎元元接过来时,觉得袋子好像有点轻,也未在意。
这一批返城的知青可不少,连队里干脆开了一个集体欢送会。
今年要走的,都参加了。
老职工们和知青们聚在一起,田根宝拍了好些照片,有欢笑的,也有流泪的,可更多的是祝福。
在会上,就连陈连长和徐指导员都伤感起来。
对沪上知青,他们既舍不得,又不能阻止他们离开。
可无论是谁,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力。
高班长也抹起了眼泪。
慧珍老实本分,干活从不偷懒,和班里的同事们相处得也不赖。现在要回沪上了,不好挽留,只能说几句祝福的话。
作为王慧珍的山东老乡,王建华又笑又哭,大姐也要走了,还真是舍不得啊。
宋阿娣拉着慧珍的手,也很纠结。
究竟是走还是留?
她和老谢还没商量好。
*
欢送会之后。
第二天一早,田根宝和王慧珍带着大包小包,坐着拖拉机离开了连队。
他去送送慧珍,在风口站联系好卡车之后,再返回来。
王妈妈走了,家里显得更空了。
黎元元心怀惆怅,追忆着往昔。
在这里,就像做了一个梦,而现在梦终于醒了。
再过几天,她和伟民哥哥就要参加初中毕业考试了。班里的一部分同学准备报考中专,一部分同学打算读高中考大学。
而她和三个小哥哥,秋季开学后就要在沪上读书了。
在那里,将会怎样?
一切还是未知。
作者有话要说: APP的小天使,
作者君是日更滴~如果看不到当日的更新,可以从目录进入~
^_^
第125章 吐真言
*
转眼到了六月底。
初中毕业考试一结束; 元元和伟民就放假了。而伟军和伟波他们; 还在正常上课; 准备迎接期终考试。
这天中午,家里收到了王妈妈发来的电报; 上面只有两个字:抵沪。田爸爸这才松了口气,拿着电报纸颠过来倒过去的,又看了好几遍。
黎元元心知; 田爸爸又想王妈妈了。
可惜; 现在通信不发达,长途电话费贵得要死; 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去打这个电话。而写信呢,又很慢,即便是航空信发过来也得八。九天。
好在; 再过一个多月; 一家人就要在沪上团聚了。
放假后,伟民哥哥就在忙着会同学,拍照留念。
而她呢; 除了会会同学之外; 大多在家里看书,写写小说。
还抽空整理了一下个人物品。
把一些不需要的课外书,也陆陆续续地送了出去; 只保留着萧哥哥送给她的笔记本、作文书、字帖、几大本剪报和那本邮集。
另外,还有一大包信件。
这些都是她和萧哥哥之间的通信,已经按照年月整理好了; 一沓一沓地用报纸裹着,搁在纸箱子里。
她想,即便行李再多,也要带回沪上。
还有场部邮局的那个信箱,虽然还未到期,以后也用不着了,得提前给退掉。
一通整理下来,才发现东西可真多呀。
光她的个人物品,就收拾了两大纸箱子。
另外,还有棉衣棉裤、棉被褥子等等,又是两个大包袱。黎元元心说,哦呦,这么多东西除了托运之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搬一次家,可真不容易啊。
*
进入七月之后,天越来越热了。
星期天上午,黎元元穿着一身家居服,正倚着床头看书。
谢海宁来了。
他拿着一本高考文选,说是找她讨论一下这两年的高考作文。黎元元把他让到小板凳上,翻开文选说了一会儿。
伟民、伟军和伟波,也跟着听了听。
几个人坐着说了会儿话。
谢海宁把那本作文书留给了元元,就告辞离开了。
黎元元打开翻了一下,见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约她到篮球场那边,说有话要说。她想了想,就把纸条抽出来,揣在了裤子口袋里。
过了一会儿,就换了身衣服,若无其事地出了门。
到了篮球场那边,谢海宁果然在和几个男孩子打篮球。
见她来了,就把手中的蓝球让给了其他孩子。他走到场地外面,拍了拍旁边的长条凳子,请她坐下来。
黎元元想了想,还是站着说话吧。
现在十几岁的男孩和女孩之间,虽然不像以前那么封建了,可真坐在一起说话,还是太惹人注目了。
谢海宁淡淡地笑了笑,也站了起来。
看看四下里没人,就压低嗓门说了起来。
一番讲述之后,黎元元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
世界上还有这么巧的事情?
从“魔鬼城”那堵神秘之墙穿过来的,不仅仅是她,还有谢海宁。不过,他比她早来了两年,到这里已经快九年了。
“你……不是你爸爸妈妈的孩子吗?”黎元元感到有些奇怪。因为从未听说谢海宁是收养的,她一直以为他是重生或者胎穿的。
“我……怎么说呢?来到这里之后,我找到了我的爷爷和奶奶……”谢海宁淡淡地说道。
“爷爷奶奶?”黎元元立马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
这会儿,他们正在沪上,为生活奔波忙碌着。如果自己跑过去,也就和爸爸妈妈的年龄差不多大小吧?
“那你爸爸……”黎元元心说,他不会是顶替了自己父亲的身份吧?
“我爸爸……他现在还在沪上读书……改了个名字……”谢海宁无可奈何地说道。
他这种情况,还不如像田园那样当个孤儿,这样就有了户口和身份。当年,谁让他恰好赶在运动最紧张的时候出现的呢?
那个夏天,他穿着一件长长的短袖衬衣,找到营部时,把爷爷奶奶给吓了一跳。
因为他长得很像父亲,额发也是卷卷的,一看就和谢家和宋家有血缘关系。为了掩盖这个异常情况,爷爷就想了一个办法,干脆把他认作儿子得了。
反正,真正的谢海宁从小就被送到了沪上,营部这边基本上没人见过他。即便见过,只要不是太熟悉的人,也分辨不出来。
对于他的莫名出现,对外的解释就是托场部的朋友从沪上送过来的,好回来读书。
可这种做法,却存在一个漏洞。
那就是以后怎么办?
他和父亲是无法同框的,稍不留意就有可能露馅。
一直以来,他想回去,回到属于他的时空中去。可他却找不到回家的路,因为那块墨玉已经消失了,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在另一时空里,他是博硕连读的医科大学的学生,二十二岁,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可穿到七十年代,却是一事无成。
他不属于这里,却不得不呆在这里。
对这里的一切,他提不起兴趣,却要硬着头皮应对。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份随时都有可能穿帮。因为这是一个讲户口的年代,等他高中毕业考大学时,该怎么办?
按照现有的政策,户口在哪里就要去哪里考试。不管是在沪上还是在营部,只要他的父亲一出现,他岂不是就不存在了?
在这里,他就是一个多余的人。
百无聊赖之际,为了赚点零花钱,就搞起了副业——写小说。一开始只是业余爱好,可没想到一写就刹不住了。
“元元,你也知道,知青们早晚都要回去,我爸爸妈妈是有机会的,可为了我,他们却在犹豫不决,我不想他们因为我的关系而耽误了最好时机……”
听到谢海宁的讲述,黎元元百感交集。
她想,他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他穿越而来,却找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顶替了父亲的身份。而她呢,却不得不当了“孤儿”,幸亏遇到了田爸爸和王妈妈,否则这会儿还在福利院里呆着呢。
不过,她和他不同
她一直在享受着这个时代,也过得足够快乐。而他却徘徊在外,始终难以融入。她想帮帮他,可她又该如何帮他?
她不禁想起了那块墨玉。
如果谢海宁拿着这块玉,找到“魔鬼城”的那堵神秘之墙,是不是就能穿越回去?
可这种逆向穿行,身体是否能够复原?
年龄会不会发生变化?
正想着呢,一抬头,看到谢海宁的眼里,一闪而过的光芒。
那种神采是从未有过的。
对面这人,该有多聪明啊?
在后世,应该是一个学霸,无论是智商还是观察力,都是一流的。他对自己这么坦诚,恐怕早已想好了一切。
当他发现她的异常时,就与她的孤儿身份联系到了一起。他吐露了自己的秘密,恐怕也是希望她能坦率地说出一切吧?
可她心里却没有底。
那块玉是她回去的唯一法宝。一旦没了,就等于是把自己的路彻底断了,难道她真的不打算回去了吗?
想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那未曾谋面的弟弟,再想想田爸爸和王妈妈,还有三个小哥哥和她的萧哥哥。
一时难以取舍。
是回到科技发达的后世,去享受现代文明和富庶?还是继续留在这里,被贫乏的物质所限?
她十分矛盾。
看来,还是做小孩子好啊。
不用考虑那么多事情,只有一种单纯的快乐。
*
而谢海宁,话一出口就收不住了。
曾经,他在心里无数次幻想过这场对话,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他有一种直觉,田园是唯一能帮他的人。
他和她来自同一个时空,有着极其相似的背景,她甚至和他一样都是知青孩子的后代。
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他人,是很危险的事。
可他还是坦率地说出了口。
他静静地看着她。
从她上托儿所里的第一天起,他就注意到了她。她有一双洞察一切的大眼睛,和他一样,在悄悄地观察着这个世界。
他曾想靠近她,却发现她毫无回应。
直到有一天,在课外小组无意间发现她认识很多字,这才验证了一直以来的猜测。
他试探过她,却发现她很警觉。那年暑假,邓萧在篮球场上受伤时,他“无意间”暴露了自己,想看看她的反应。
果然,她正像他所预料的那样。
可随后,却又缩了回去。
他心里有了数。
知道她真的是同类,可她活得却比他快乐得多。有时,他很羡慕她,也状似无意地找了很多借口,去接近她。
知道邓萧和她关系很近,他就和邓萧成了好朋友。
当然,他的确喜欢邓萧。
这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也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无论放在这个时代还是后世,都会有所作为。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