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小田园-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路上连续奔波了整整七天,累得都快散架了。
  虽然辛苦异常,却难掩激动之意。
  离开了两年,终于又回到了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在风口站招待所,他先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温水澡,也洗去了满身的疲惫。
  明天是星期天,就能到田叔叔了。
  许大哥帮他打了一个长途电话,通知田叔叔来接他。其实,田叔叔不用跑这么远,他都这么大了,怎么都能摸到连队里去。
  这天晚上,他睡得格外沉。
  就像游子回到了故乡,感觉既安稳又踏实。
  *
  邓萧一觉醒来,已到了第二天上午。
  他刚去水房洗漱回来,就看到田叔叔和伟民、伟军、伟波,还有谢海宁一起进了招待所大院。他心中大喜,赶紧迎了上去。
  心里想着,这是都来了?怎么没看到元元?
  “田叔叔!”邓萧热情地打着招呼。同时,眼睛直往后面瞅,元元呢?
  “萧哥哥!”伟民兄弟三个几步蹿了上来,踮着脚尖和邓萧哥哥抱在了一起,相互拍打着。
  谢海宁穿着一件天青色短袖,和深蓝色短裤,两手揣在裤子口袋里,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昨天,从妈妈那里听说邓萧回来了,就一大早和田叔叔他们一起坐着拖拉机赶了过来。
  “哎呦,邓萧这是又长高了?现在有一米八几了?”田根宝笑呵呵地问道。
  “田叔叔,我现在一米八三了。。。。。。”邓萧赶紧说道。
  “哦呦,这个子可不低喔,估计还能再长长……”田根宝看看邓萧,这孩子可真是一表人才,看着也像个大人了。
  几个人一起回到房间,收拾了一下,就去服务台退了床位。这时,听伟民讲他妈妈和元元妹妹也来了。不过,元元忽然肚子疼,和妈妈一起去热水房了。
  邓萧有点担心,可又不好意思询问。
  正想着呢,就听到了元元的声音:“萧哥哥!”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身穿白短袖、蓝裙子、白凉鞋的美少女向他走来。
  她留着齐耳短发,眼睛大大的,脸圆圆的,就像个小苹果一样。两年没见,元元也长高了不少,和当年的那个小包子有了天壤之别。
  “王阿姨!元元!”邓萧一阵激动。
  思念了那么久的人,突然出现在了眼前,他努力装着一副平静的样子,可心里却“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脸也不由得红了起来。
  黎元元看到邓萧,只顾着高兴,也不觉得肚子疼了。王慧珍也笑呵呵地看着邓萧,这孩子真是越长越帅了,瞧瞧这个头,可真高啊。
  “邓萧,你爸爸妈妈在京城那边还好吧?”王慧珍问道。
  “好,就是每天忙得很……”
  “邓萧,你还累不累啊?昨晚休息得怎么样?”
  “不累,睡了一晚,乏都歇过来了!”
  “那就好,一会儿叔叔带你们几个去赶巴扎,今天好好逛逛!”
  风口站的“巴扎”很有名,也非常热闹。
  几个人中间,除了田根宝之外,都是第一次来逛,自然是稀罕得不得了。在巴扎上,田根宝找了一家烤羊肉串的摊子,先要了二十个大串。
  这种大串,羊肉是提前腌制好的,串子上肥瘦相间,烤得吱吱冒油,一咬满口留香,吃着真是过瘾。就连黎元元这种不吃羊肉的,都吃了两串,也不觉得膻了。
  田根宝见小将们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又要了二十个大串,还笑着说道:“加油吃,今天管够!”接着,从隔壁摊子上买了十个热气腾腾的烤馕。
  这种发面烤馕,是用特制的土坯馕炕连烤带闷,做出来的。
  烤馕以发酵的面团为主料,和面时还加入了盐、清油、鸡蛋、牛奶,最后在馕面上撒了一层芝麻,一张一张地贴在炕壁里。烤成后,一出馕炕,表皮呈金黄色,闻起来香喷喷的。
  咬一口,外皮香脆里面酥软,有点韧劲,很有嚼头,可又很软和,一点也不干也不扎嘴。入口之后,还有一股发酵饼子特有的甜香。
  另外,还有一种甜馕,在馕表面刷了一层冰糖水,再撒上芝麻,吃起来又香又甜。
  黎元元从未想到,烤馕这么好吃?
  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吃呢!
  伟民、伟军、伟波也是第一次吃,只觉得好吃,吃了一个还想吃,可惜肚子已经饱了。而邓萧和谢海宁以前也没吃过,尤其是谢海宁,自诩见识颇广,也未料到这个烤馕竟然这么好吃?
  田根宝见几个孩子喜欢,就掏钱买了二十个烤馕带回去。
  这种馕是特制的,可以放好几天,还一点都不干。这和制作原料有很大关系,真是民族风味的一大特色。
  在“巴扎”上逛了一大圈。
  田根宝了买了一块牛肉,好带回去改善生活。见天色不早,几个人这才出了“巴扎”,到招待所取了寄存的旅行包后,就到大门口等拖拉机去了。
  *
  回到连队时,已是黄昏时分。
  一家人乐呵呵地。
  倒是黎元元一下车,又跑去上厕所了。
  回来后,王慧珍悄悄问她:“元元,肚子还疼吗?要紧吗?”
  黎元元摇了摇头。
  在招待所的热水房里,喝了红糖水就好多了。
  其实,也挺不好意思的,怎么赶那么巧?
  现在,她可真是长大了。


第122章 小秘密
  *
  正如元元长大了一样; 邓萧也长大了。
  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小大人一样的少年,而是年满十七周岁,即将成年的大人了。
  这一趟回来; 除了寻根以解乡愁之外; 就是想见见元元。在信里,元元曾提到过,有很重要的事情想和他当面说说。
  究竟是什么事情不能在信里说?
  他一直很好奇。
  来之前也猜测过; 隐隐觉得这事可能和元元当年突然出现有关。关于元元的来历; 一直有模糊不清之处。
  这个秘密,他和元元共同守了六年。
  他想; 元元的与众不同,可能也和这个秘密有关。
  听元元说; 他们家准备回沪上了。
  具体什么时候走?还未确定。
  他想,无论如何得赶在元元一家离开之前; 回边疆一趟。
  现在,终于见到元元了。
  她既是他记忆中的模样; 又与记忆中有了一点不同。想着那些年,曾把她视为革命烈士一般的小坚强,不禁抿着嘴笑了起来。
  那时的他; 思想有多单纯啊?
  可正是因为这种单纯; 他和元元结成了小同盟。
  彼此信赖; 也成了最好的朋友。
  这天晚上,邓萧洗了澡之后,和伟民他们睡在隔间里。
  与京城夏日的酷热不同; 边疆的夏夜凉爽无比,晚上睡觉时还得盖上一条薄毯子。这正是他记忆中的夏日,别提有多舒畅了。
  两年前,随着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京城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太适应。
  那座城市对他来说,是陌生的。除了家人之外,没有熟悉的人,也没有朋友,更与他与少年时代的生活彻底隔断了。
  好在高中时期就是埋头读书,也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
  直到上了大学,才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邓萧思绪翩翩,一时毫无睡意。
  而隔壁的黎元元,也同样睁着眼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
  盼了那么久,萧哥哥终于回来了。
  她想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他。原打算等到萧哥哥年满十八岁时再说,可家里随时都有可能回沪,也没多少时间再犹豫了。
  *
  第二天,田根宝和王慧珍像往常那样上班去了。
  几个小将在家里,自然是坐不住的,于是商量着去营部,陪邓萧哥哥去看看他家的旧房子。
  夏日的上午,太阳一升起来,就觉得晒了。
  不过,有风吹着,倒是一点也不觉得闷热。
  这种干爽,也是边疆所特有的。
  邓萧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短袖衬衣,骑着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坐着伟波,后面的车座上坐着元元。
  伟民也骑车带着伟军,一起来到了营部。
  眼前的一切还是记忆中的样子。
  学校、门诊、代销点、露天电影院、排房、运动场、大礼堂、十字路口,沙枣林带。
  篮球场上,学校里的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又开始训练了,场地周围照例围着一群拉拉队员。还有排球场上,队员们穿着运动短裤正在打球,只见白色的皮球在网子上飞来飞去的,场面十分热烈。
  这一幕,犹如昨天。
  可现在的他,却是一名看客。
  到了家门口,见那扇风门还挂着,只是换了一副白色尼龙纱窗。屋子里传来了收音机的声音,正在播放着一首流行歌曲。
  看来,这套房子已经有新主人了。
  邓萧站在门口,静静地听了一会儿。
  这是当下十分流行的一首电影插曲,歌名叫《飞向远方的故乡》,歌曲所抒发的情怀,正是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写照。(注1)
  黎元元也听出来了,这是电影《庐山恋》中的插曲。
  这首歌,是由一位著名的女中音演唱的,随着电影的热映,红遍了大江南北。现在,无论是连队里的小青年,还是学校里的学生,都会唱这首歌。
  从营部回连队的路上,伟民开了个头,几个人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唱了起来。
  一直唱到了家门口。
  远远的,看到一位身穿天青色短袖的高个子少年,正扶着一辆自行车,站在棚子前的阴凉处。见他们回来了,就扎起自行车支架,朝着他们招了招手。
  谢海宁又来了。
  他淡淡地打着招呼,十分自然。一点也不觉得他这两天的举动,与以往的清淡性子有很大不同。这一点,黎元元早就觉察到了。
  心想着,这人与萧哥哥倒是很投缘。
  平时,见他除了写作讨论和运动之外,对什么都不大感兴趣。
  唯有见到她和邓萧时,才有点话说。
  瞧瞧,萧哥哥一回来,他的兴致就提上来了,看着比谁都积极。而萧哥哥和谢海宁的关系也很近,这两年一直断断续续地保持着书信往来。
  *
  几个人,坐在屋里说了一会儿话。
  伟民就嚷嚷着淘米择菜,准备做午饭。假期里,他和伟军都学会烧饭了,虽然还不是很精通,可闷个大米饭,炒个鸡蛋还是可以的。
  黎元元也学会了炒菜。
  因为田爸爸做菜时,她经常围观,所以拿起锅铲来还象模象样的。
  结果,伟民一带头,几个人都跟着涌进了小棚子里。
  大家一起动手,不一会儿,锅灶里的柴火就点燃了,大米饭闷在了钢精锅里。豆角、辣椒、茄子、菜瓜、咸鸭蛋、西红柿、土豆都切好了,分别摆在了盘子里。还往碗里打了几个生鸡蛋,准备用来炒着吃。
  除了这些,在棚子一角的翻砂炉子上,还炖了一砂锅牛肉。
  这是田爸爸一早就做上的。
  用凉水浸泡过的牛肉,已经去除了血水,显得白生生的。田爸爸先把牛肉切成小方块,用清水焯一下,捞出来后,放进大砂锅里,加入葱姜、香叶等调料。一次加上足够的水,滚开后,用小火煨着。
  等到出锅前,再加入西红柿和土豆,炖上十分钟。到时候,一揭开锅盖,牛肉又香又烂,土豆也很面,再配上红彤彤的汤汁,正好开吃。
  中午这一顿饭,吃得很热闹。
  桌子中央摆着一大锅西红柿土豆炖牛肉,配着一盘清炒豆角丝、辣椒炒鸡蛋、青椒茄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