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事她现在不能做,但武大嫂她们却能。
而且她心里也有了几个主意,还要看武大嫂她们怎么选择?
“妹子,你的意思是想让咱们拿你家的这水来赚钱吗?”武大嫂当然也是心动的,要是能有一个稳妥的,有进项的营生,她又怎么可能推据呢。
她也想让自家有几个闲钱,以便能够送自家的孩子去学堂,不奢望成童生、秀才,更不奢望举。
想着,能不做个睁眼瞎,不用一辈子都在自家一亩三分地里刨食。
虽说能吃饱穿暖住着也好,却总是不能让日子更一层楼。
“是,大嫂子。我也是偶然发现的,想着不能白白浪费了。”既然武大嫂她们意随心动,苏溪又有意多说了一句,也叫武大嫂她们更加坚定。
“不瞒大嫂子你们,我在山里也算是有一番遇。不然,可真遇不见这山参和灵芝。这山参灵芝的特殊,大嫂子你们也看到了。我说再多也不如,你们亲眼看到的。”
武大嫂四人连连点头,的确是如此。不是亲眼看到,不是亲自尝到,又怎么会相信这看似玄乎无的事。
“大嫂子,我心里有几个主意。正好现在拿出来,也不枉老天爷给咱指的这一条金光大道。”
来到大青山村之后,她一直在想今后怎么走?怎样做?
有幸遇见武大嫂她们,叫她感到温暖之余,也一并将她们都给考虑在里面,更没有想着要绕过这几家人,自己个甩开膀子去做。
“我是咬着牙从边关走回来的,每每在我觉得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会想起勇哥的话。不为了我,哪怕为了勇哥,为了安安,为了小柯,我也咬牙回来了。”
少妇苏溪那时候告诉她,不是武勇在临终时一再的说,要她活下去。哪怕再苦再累再艰难,也要活下去。
因为他也知道,没有了他这个做爹的,要是少妇苏溪这个做娘的再坚持不下去。被他们夫妻丢下的小家伙,绝对也只有死路一条。
一路咬牙最终从边关回来大青山村的少妇苏溪,最终没有坚持下去。她一心只求解脱,连小家伙都顾不得了。
而代替她回来大青山村的苏溪,在某些时候还需要借着他们夫妻两人的名义说话,做事。
听到苏溪这番话的武大嫂四人,不由陪着她一起红了眼圈。离得她最近的武大嫂,更是拍了拍她的胳膊,哽咽着说了一句:“妹子,你什么都不要说了。回来了好,回来了好。”
“大嫂子,我不会再哭。”苏溪抬起头,叫武大嫂等人看到她通红的眼圈,而她的凤眸虽亮的惊人,却不见一颗泪花。
“从勇哥离开的那一刻起,我告诉自己哭是没有用的。而今又有你们无私帮助,我当然要让自家日子更一层楼,不叫那两家人嘲讽我没用不能养家糊口。”
“妹子,你才不是没用的。那些只会压榨你们的家伙,才是没用的!”柳枝儿从牙缝里挤出这些话,还恨恨的朝着老武家的方向啐了一口:“那群不要脸的,一定没有好下场!”
:。:
☆、220:你说行就行
“大嫂子,咱不说他们。 ”苏溪抹了一把脸,抹去脸的悲伤,勉强一笑。
“好,不说他们。”武大嫂干脆的附和道:“妹子,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嗯。”用力一点头,苏溪再开口,声音还残留着一点沙哑:“咱村里的豆子产量高,又颗颗饱满。我觉得,要做豆腐的话,那口味肯定不差。”
“说道做豆腐,咱村子里还真有人做。不过,都是在过年的时候,一家做一扇豆腐。多的,没有了。”
武大嫂说的是附近村镇也包括两个青山村的习惯,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剩下的豆渣做成豆饼,一点也不用担心会浪费了。
在过年做豆腐的时候,并不是家家户户一起动手。而是集在几家,不是别人家,是村长和村老们家。
到做豆腐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带自家的豆子,送到村长和村老们家里。然后,按照顺序再依次往家里领豆腐和豆渣。
那时候是村子里较热闹的时候,毕竟快过年了,除了村子里有人家杀猪非常热闹之外,是做豆腐的那几天了。
领回来的豆腐,有的是现炒来吃的,而有的则要过油炸后在熬菜的时候用。还有的,会放到冰天雪地里做成冻豆腐,味道也很好吃。
平日里大家伙吃豆腐,都是拿豆子到外村去换,并不会再特意去做。
“咱村子吃豆腐最多的时候是过年,那时候油水较足,豆腐直接炖也好,油炸后熬菜也好,或者是冻豆腐也好,大家伙都爱吃。”
武大嫂笑着回味了一番过年的饭菜,跟平常日子起来当然是有滋有味。不像平常,炒个菜都舍不得多放油。
两个青山村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起外面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村子绝对要好的多。
也不会天天顿顿的窝窝头咸菜,最差的也能用肥肉擦一擦锅底,虽说是水煮的菜,那菜里也是有油星的。
“大嫂子,是说咱村没有正经做豆腐的人家吗?”武大嫂所说的,跟苏溪曾经见过的有点不同。
在保姆家的那个村子里,过年的时候也是家家户户都做豆腐。跟大青山村不同的是,保姆她们家所在的那个村子,都是谁家在谁家做豆腐,而不是集在某几家。
而且,她记得保姆那个村子过年时做豆腐不少,光是剩下的豆渣做的渣子饼,够吃好久了。
“没有。咱们都习惯了去村长和村老家,没有谁在自家里做豆腐。”武大嫂想也不想,摇了头。
村长和村老们除了帮村里人做豆腐之外,还会在她们往回领豆腐的时候,叫她们带回一刀肉来。
说来她们青山村里是有极品,但村长和村老们都是好的。并没有谁在村子里耀武扬威,随意欺凌村里人,反而会在村里人有需要的时候搭一把手。
他们家的日子过得好,平日里不会在村里人面前炫耀,也不会拿钱砸人。而是会在过年的时候,给家家户户一刀肉,叫有的人家多吃一口肉,叫少的人家也能过个好年。
因此村长和村老们日子过得富足,却不会让青山村的人眼红、嫉妒。也是由于这是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而不是从村里人身压榨来的。
村里人只会羡慕,然后也更加用心在自家一亩三分地。要是有余力的,也会多开垦一些田地出来,以便增加一点收入。
“那大嫂子,你们看要是用这里的水做豆腐,味道是不是能更好呢?”
村长和村老们她也见过一两面了,不能说完全相信。但,从她跟这些人的接触来看,他们确实不是那种看不得其他村人好的人。
那么也不用担心,将来她们几家有了赚钱的营生,会被压榨和抢夺了。
“我觉得,味道绝对差不了!”柳枝儿心里欢喜,不自禁的声音拔高了。
“妹子,你是说关于这个豆腐的营生吗?”柳枝儿的话音未落,武大嫂问道。不是柳枝儿一个人这么想,她们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
青山村的豆子是好,要是加苏溪家里的水,那么做出来的豆腐味道绝对会更好。
“是,大嫂子。”苏溪点头,她只提供主意。至于说谁家做什么,要看各家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而她,不会在一旁指手画脚。免得好心办坏事,不能给武大嫂她们带来收益,反而让她们平白忙活一场。
“大嫂子,你看,谁家合适做豆腐呢?”
俗话说得好,世最累的活有三样,那是‘撑船打铁做豆腐’。撑船打铁不说了,做豆腐绝对是个体力活,起早贪黑自不必说。
对于武大嫂她们家的情况,她是不清楚的。那么谁家适合做豆腐,那要交给武大嫂她们来决定了。
“小青,你看,你们家把这个营生接下来,怎么样?”果然,武大嫂略略想了一下,根本没有问其他人的意见,直接把做豆腐这个活计交给了吴凤云。
“大嫂子说行行。”一旁的余小青微微一笑,也不推辞接下了武大嫂这个安排。
不用武大嫂仔细说,柳枝儿先给苏溪普及了一番。为什么,会把做豆腐这个营生交给余小青一家。
余小青家有妯娌两个,她是儿媳妇,也是小媳妇。她们家有老下有小不错,不过已经分了家。
两个老人还不算太老,身体也好吃嘛嘛香,走路也不打颤。农闲的时候在家里含饴弄孙,农忙的时候也是会到地里忙活的。
分了家后,两个老人是跟着大儿子的。家里的田地大半也都分给了大儿子,毕竟他们老两口要跟着大儿子过,要让大儿子养老送终。
至于小儿子也是余小青家,分的的田地不多。也是够一家人嚼用,一年到头也存不下什么钱。
她家里有两个小子,大的能跑着打酱油了,小的也开始蹒跚学步。不用,她时时刻刻的看着,抱着。
而她家跟老大家离得不远,也是前后街的距离。这样一来,也方便老两口照顾两家的孩子。
先前余小青两口子还打算开垦荒地,有老人帮衬着看孩子,他们又能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几年总能存下几个大钱,在急用的时候也不用着慌。
:。:
☆、221:真的么
让她想不到的是,苏溪这一回来,不仅跟变了一个人一样,还给她们家添了一个好进项。
做豆腐虽说要起早贪黑,很是辛苦。但,她们两口子可不怕吃苦,怕吃着苦却也赚不到几个大钱。
相信只要她们两口子肯下苦力,用不了几年,在攒下家里小子进学的银钱之余,也能手里有个活钱,不至于捉襟见肘不够花销。
虽说有两个老人照看,她们两口子吃不吃肉无所谓。但,总不能从两个老人嘴里扒拉出肉来,叫自家两个小子吃。
她大嫂是个厚道人没有怨言,但她余小青可不能当看不见,总要想法子多赚几个钱,让自家松快松快,也顺便多孝敬老人两个,不叫自家大嫂日子长了跟自家生分。
而且,她相信有苏溪家的这水。她家做出来的豆腐味道必定不一样,那么价钱也自然能多要几个。
村长村老们家里自家能做豆腐,村里人也不常吃豆腐。那么,豆腐的销路她看好的是镇或是县里的酒楼。
首先是镇收了她们当家的送去的野菜,给了好价钱的那一家。
虽说那只是真是的酒楼,规模什么的县里的也不算差。吃下她们家的豆腐,相信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定好了余小青家做豆腐以后,苏溪把这件事放下了,转而提起了第二件事。
“大嫂子,第二件事咱可以用这水做腌菜。”这个念头想到做豆腐还早,只是先前她还担心佐料不足,做出来的腌菜会不会好吃。
可是在心里的猜测得到证实后,她觉得不用担心了。在佐料不足之前,这水也能为腌菜加分。
在现代她吃过好的腌菜,那味道绝对是一流的。
“妹子,你说腌菜?”武大嫂微微有点迟疑,腌菜她知道。青山村里包括村长和村老们家,家家户户都有腌菜。
不同的是腌菜的味道,以及用料。村长和村老们家里的腌菜自不必说,味道是不错的。
而她们自家做的腌菜,她吃了这么些年,吃出来的味道最多的是一个‘咸’字。其他的味道,倒没有吃出来过。
“是啊,妹子,咱们家里的腌菜味道是一个咸,这样的腌菜能卖出去吗?”柳枝儿也跟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