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奉上。
一会儿更
第二章啊。
还是老三样,求月票,求推荐,求留言
第三百零五章 推波助澜
宁王妃拉住闵夫人的手:“舅母一定要收下,阿宸会去和亲,也是因为荣国公府和我,否则太后选来选去也不会想到阿宸身上,现在我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且大哥临终前也交代好了,留了一份嫁妆给阿宸,不管阿宸嫁给谁,这份嫁妆我都是要给的,那是大哥的心意。”
“但是靠我们这些银钱,恐怕只是杯水车薪,想要长远打算,还要让阿宸找顾琅华。”
这话闵夫人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要找琅华要钱?琅华家中也就是个乡绅,哪里来的银钱,再说……我们怎么能跟琅华张这个嘴。”
宁王妃目光闪烁,选定阿宸去西夏,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顾家,顾琅华还真得为此付出代价,否则她岂不是白白废了心思。
宁王妃拉着闵夫人走进内室里。
下人端了糕点和吃食上来,宁王妃干脆脱了鞋与闵夫人一起盘坐在大炕上,这样亲和的气氛让闵夫人绷紧的神经微微放松了些。
宁王妃道:“您可能比我更了解顾家。”
闵夫人颌首:“顾家是镇江的大户,老爷去镇江上任的时候,顾家在镇江有几千亩地,几处大宅,顾老太太又是个心善的人,对长工和佃户都很好,在镇江很有名声,顾世衡出了事后,顾家开始走下坡路,但是……镇江这次打了仗我才知道,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顾家光凭多年囤积的粮食就帮镇江挺过了战事。”
“后来,我们又听说,在战乱的时候,顾家买走了京中许多达官显贵手里的田地和山塘,加起来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裴家四公子为了向顾家赔礼,将顾家田地里种满了禾苗,好像一夜之间整个江浙都变成了绿色,可想而知顾家手里有多少田地。”
宁王妃虽然已经让人打听了顾家的情况,现在听到闵夫人这样一说,心中仍不免惊讶,她当然知道江浙战事的时候,京中达官显贵卖地的事,有一个商贾,几乎将所有的良田都买走了,没想到那个商贾就是镇江顾家。
宁王妃道:“这些都是小事,现在还不值一提。”因为经过战乱,想要将田地养起来起码要过一两年,那时候的顾家格局可能就变了,根本不会靠土地吃饭。
闵夫人听得惊讶,几千亩地还是小事?
宁王妃道:“您知道为什么庄王府的郡主,为什么四处去说顾家是他们带来京城的吗?那是因为西夏榷场上药材生意,从今往后就是顾家说了算,其他药铺根本插不上手,光凭那些贸易,别说镇江的几千亩地,顾家能买下整个镇江。”
闵夫人张大了嘴。
顾家真的会那么有钱?
宁王妃看向窗外:“这几天太原府的兵马会陆续回京,您让人打听打听就知晓了,这些人已经将顾琅华奉为神明,太子虽然出师不利,但是二哥还能在太原集结到上万溃军,都是因为顾琅华在卫所搭建的军帐稳住了军心。”
“这只是太原,西夏那边,听说顾琅华在战场上救了许多西夏伤兵,李常显投降之后,顾琅华带着郎中给西夏伤兵治伤,顾家的药是神药,顾琅华是神医,早就在西北传开了。这些日子蕃商在京城收买顾家’百草庐‘炮制的外伤药,“百草庐”却不肯卖,一瓶药的价格从五两银子,炒到了几十两,现在顾家的药真的能称得上是’一药难求‘。”
闵夫人哪有精力去关心这些事,而且顾家怎么样与闵家又有什么关系,顾家能有今日也是顾琅华自己经营的结果。
宁王妃道:“您想想,顾家去榷场收买药材,蕃商还会去理睬其他药铺吗?不管顾家为什么去西夏,这次都获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利益。大齐除了太医院,恐怕没有药铺会与顾家比肩了。”
“我就没见过顾琅华那么聪明的人,她在太原教了许多婆子包扎、缝合伤口的方法,现在传得人尽皆知,你从大街随随便便拉来一个人,他可能不会知道大齐会有公主去西夏和亲,但是他一定知道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保佑,大齐才打了胜仗。”
宁王妃看向闵夫人:“我说了这么多,舅母还不明白吗?”
闵夫人仔细地去想:“王妃的意思是说,顾家反正要去榷场做生意,如果阿宸能收揽琅华,与顾家两相得利,这才是长久之计。”说白了,就是要将顾家收为己用,让顾家成为阿宸的助力。
宁王妃道:“最重要的是,阿宸和顾琅华早就有交情在,阿宸也是为了顾琅华才决定要嫁去西夏,这件事一定要让顾琅华知道。”关键时刻就要用感情去打动顾琅华。
闵夫人吞吞吐吐:“这不好吧!阿宸和琅华是手帕交,琅华对我们闵家有救命之恩,我们应该报琅华的恩情,而不是想方设法从她身上获取利益。”
“舅母,你可真傻,”宁王妃眉眼微扬,“阿宸是西夏的皇后,是大齐的公主,却与顾家来往密切,这就是最大的恩情。太后在后宫多年,还不是靠张家在外经营钱庄,张家也是靠太后才能兴旺,这哪里是算计顾家,这是给了顾家好处,顾家何乐而不为,顾家才是那个捡了便宜的那个。”
“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闵夫人紧张地看向门外,“如果让老爷知道,一定会训斥我打这些歪主意,再说,我也没那个脸去劝阿宸找琅华求助。”
没想到闵夫人这样不担事。
宁王妃心中暗暗摇了摇头,“那我去,我去跟琅华说,不会让舅舅知道,舅母也不用为难,阿宸也不知晓,这些难办的事就都交给我。”
闵夫人一脸感激,眼泪都簌簌落下,“王妃这样帮忙,我不知道要怎么感谢王妃才好,可是顾家这件事,您还是慎重。”
“你就听我的吧,都是一家人,我还能害你们不成。”宁王妃握住了闵夫人的手。
从闵家出来坐上马车,宁王妃脸上亲和的神情立即去的干干净净,她要想方设法将闵江宸和亲的事坐实了,决不能出什么纰漏,否则以闵家对顾家的信任,等到顾琅华回到京城,还不知道会搅出什么风波。
“去宫中递牌子,我要求见太后娘娘。”
……
宁王妃的马车走了之后,闵家的小厮忙出来打扫门庭,刚走到街角就被人拉到一旁,闵家小厮抬起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脸,“这不是程大爷吗?”
………………………………
第二章奉上。
俗话说得好,杀人不见血,见血不杀人。
喏~快把月票贴我脸上吧~嘻嘻
第三百零六章 打击
程颐点点头:“还是老规矩,你给青鸢送个口讯,请她酉时末去后门说两句话。”说着将二两银子塞到小厮手中。
小厮脸上笑开了话,“放心吧,我立即就去给青鸢传话。”
程颐办妥了事,回到茶楼里。
陆瑛抬起头刚要问话,却忍不住一阵咳嗽,半晌才停下来,“你去见青鸢,跟她说好了,让闵大小姐找到机会跟我见一面。”
程颐点点头,伸出手拍抚陆瑛的后背:“三爷您还是好好养身子,这咳嗽了大半年都不好,落了病根可怎么得了,这个月还要参加明经考呢。”
“这才是最要紧的,至于旁的事,实在不行也就算了,您将来上了榜,还怕没有门好亲事,不是非要去娶那顾琅华。”
陆瑛皱起眉头看程颐。
程颐从西夏跑到太原去见他,告诉他已经找到了顾世衡,他们两个就想直接经银州去西平府,没想到战事已平,两国边疆守备封锁了城门,不准任何人随意出入。
就连韩璋也只是在银州听消息。
说到底西夏是怕大齐军队浑水摸鱼,趁机长驱直入。
他本想在银州等着琅华,没想到却收到了朝廷的公文,朝廷让他协助调查真定的军粮案,他只得跟着真定节度使唐彬一起回京。回来的路上,他问程颐琅华的情况怎么样,程颐也是报喜不报忧,他那时候就怀疑,程颐是有很多话没有说。
陆瑛眯起眼睛:“明日你就回杭州吧,京都用不着你了。”
程颐顿时脸色大变:“三爷,您这是……为什么。”
陆瑛面容冰冷:“从前我只当你是得力的,如今也在我面前耍起心思,我还留你做什么用?不如你去侍奉祖父、祖母,免得跟着我四处奔波。”
程颐面色通红,他就知道瞒不了三爷多久,“三爷,我都是为了您好,本来我是想要说的,见您病成这个样子,我就……不忍心开口。”
“是琅华出了事?”陆瑛心中顿时一沉。
“她?”程颐面露讥诮的神情,“好着呢,她是大齐的功臣,又是东平长公主的座上宾,身边还有人护着,一根汗毛都少不了,早知道如此,我就留在三爷身边,三爷也不会病得这么重。”
程颐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他在琅华身边一定听到了许多他们不知道的事。
陆瑛早就猜到琅华有事瞒着他,比如说镇江之战过后,顾家怎么突然多了几千亩土地,就算是顾老太太遣下人到京城买来的,顾家怎么可能拿得出那么多银子,当时镇江毕竟经历战乱,顾家哪有那么多经历去安排以后的事。
顾世衡没有死而是在西夏,这样的消息琅华又是怎么打听出来的。
顾家在杭州与裴家打的不可开交,却在钱塘江上反而束缚住了沈昌吉的手脚。琅华借着庄王侧妃的关系到了京城,将沈昌吉送入大牢,这一桩一桩的事,不可能没有人帮忙。
想到这里,陆瑛心里更加焦躁,目光也尤其深暗:“你知道了些什么?”
事到如今,程颐已经不能不说。
程颐动手给陆瑛倒了一杯茶,声音也轻了许多:“顾大小姐一直跟那个裴杞堂在一起,我看到他们在军帐里搂抱……也不知有没有做什么苟且之事。”
陆瑛全身的血液仿佛一下子褪了干净:“你说什么?”
程颐抿了抿嘴唇,他在太原找到三爷之后,一直想着要怎么和三爷说这件事。回来的路上他暗示了几次,三爷好像都没有察觉,事到如今只能直言:“那裴杞堂还先我一步见到了顾世衡,肯定是在顾世衡面前说了三爷的坏话,我在顾家门口站了一天一夜,求见了几次,顾世衡都不肯见我。”
“我也想过,为什么顾世衡一回来,裴杞堂就出现了,定然是顾琅华传了消息,顾琅华表面上安抚三爷会好好想想这门亲事,其实心中已经下了决定,毕竟三爷和裴杞堂比起来,家世、仕途都比不上裴杞堂,裴杞堂虽然年少就被逐出家门,却在外做生意赚了不少的银钱,这次立了大功至少也要封个校尉,三爷您就算中了状元,最多也是监丞或者大理评事,真没想到顾大小姐也是这样利益至上的人。”
“您想想,在杭州顾大小姐遇见了裴杞堂,之后两个人一起来京城,沈昌吉会被下狱,说不得裴杞堂也在其中帮了忙,西夏出事,顾大小姐和裴杞堂又都到了西夏,听说……顾大老爷还是裴杞堂的手下救回来的。”
“裴杞堂凭什么这样帮顾家?裴杞堂才是攻打西夏的主将,顾世衡应该主动去求见他,感谢他的救命之恩,相反的裴杞堂却巴巴地去拜访顾世衡。除了是因为顾大小姐,我想不出第二个理由。”
陆瑛耳边一片嗡鸣声响。
他做不了监丞或是大理评事,因为那是进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