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手繁华-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琅华接着道:“你让人送信说宁王是发了痴病,东平长公主带人离宫去看宁王,连我都觉得这是一个逃离宫中的好时机,理氏当然也会这样想,只是那时我还没法确定哪个人怀了身孕,怕贸然行动会打草惊蛇,干脆让人在宫门口放了一桶药。”
  “让理氏怀疑那是堕胎药,其实那桶药真的只是防治风寒的罢了。”
  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安排起来就很难。
  裴杞堂知道这个道理,如果换成旁人,现在大约已经在东平长公主面前邀功,琅华却已经回到这里,学着去给顾世衡煮面。
  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她总是掌控的那么好。
  “水开了吗?”琅华问过去。
  裴杞堂忙站起身来:“开了,开了。”
  琅华将切好的面条,放进水中,被热水一冲就散开了,煮一煮就变得晶莹剔透起来。前世,她听身边的丫头讲,只要家里长辈过生辰,他们都会煮一碗面条端过去,只可惜她是个瞎子做不了那些。
  现在她终于能亲手将这碗面端给父亲。
  “我还没跟父亲讲许氏的事,”琅华道,“我想着等我们回到大齐,父亲见过了祖母,身边有祖母和我陪着,再慢慢说给他听,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路上父亲难免会与你们多说话……”
  裴杞堂点点头:“我知道,我是不会告诉世叔的,我也会提醒父亲和徐松元。”
  “谢谢。”琅华轻声道谢,眼睛大约是被蒸腾的水珠熨着,眉目流转间竟然有几分如春色般的温和。
  这样的琅华,让裴杞堂觉得心脏像是被灶里的火狠狠地舔了一口,手里的棍子差点掉落下来,头脑里一阵发懵。
  抿着嘴唇不敢再发出半点的声音。他喜欢琅华并不是因为她的模样,只是喜欢她的脾性。
  如果让琅华知道,他在动什么歪心思,一定不会再理睬他。
  “我去看看顾世叔。”裴杞堂突然站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屋子。
  真奇怪,琅华不禁惊讶,这个人不是向来不撵不走的吗?今天这是怎么了?
  ………………………………………………
  

第二章奉上。
  哈哈今天早点了,明天调整一下时间,应该两更都会早。
  谢谢大家的如来神掌,咱们好像已经第十了,接着来吧同学们,爱你们啵啵~
  

第三百零二章 翻案希望
  东平眼前浮现起太子的模样,她早早离开大齐,没有见过太子几面,但是在她脑海里,太子就是个一脸蠢相满心算计的奸邪小人,这样的人却是大齐未来的储君。
  常昊说话的时候,大牢里静寂无声,每个人仿佛都在数自己的心跳声。
  因为他们听到的是太子怎么陷害自己的叔叔。
  马玉成十分后悔,早知道来西夏会遇到这样的事,他就算将自己的腿打断也绝不会接下这个差事。
  回去之后,他要跟太后怎么说呢?
  太后听了之后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母子连心,黑心孙子害死了她的儿子,她不可能不加以报复,皇上会怎么样?护短?还是让人将庆王案从头查起。
  马玉成想着看向周围的人。
  最年轻的裴将军反而老成持重,眉眼舒展,看起来和平日里一样,裴思通大人微微有些动容,徐松元眼睛里已经有了惊诧和愤怒。
  这是什么事啊。
  马玉成很想从这里走出来,想好好立个大功,怎么那么难,偏偏卷进这个最难弄清楚的案子里。
  最棘手的是,这案子是东平长公主审出来的,在场出了齐人还有西夏人,这案情要以两国国书的方式递交上去,到时候一定闹得大齐满城皆知,皇上万一脸上绷不住,他们可就惨了,一定会责怪他们办事不利。
  常昊道:“我们模仿了庆王和太后的笔迹,将那些书信送到大齐向皇帝告密,送信的人皇帝应该是见过的。”
  常昊说完话,西夏禁卫提着一个人走上前。
  常昊道:“他叫吴琪,曾在大牢里与庆王对质。”
  结果不言而喻,皇上相信了这个吴琪的话,抛弃了自己的亲弟弟。
  裴杞堂的手慢慢握起来,他还当吴琪是个什么人,原来就是这样一个模样普通的宫人,站在东平长公主面前头也不敢抬,没有老乐的随意洒脱和胸有成竹,更没有无所畏惧,慷慨赴死的气度,这样的人竟然是父亲最后的对手。
  在大牢里,父亲与这样的人对质,心里定然是一片悲凉,他的最后一搏,面对的却是这样一个身无长处的无名小卒。
  如果皇上肯相信父亲,就不会有这样可笑的局面。
  皇帝不过是找了个借口,坐实了父亲的罪名。
  裴杞堂的心一点点地冷下来。
  东平看着手里那些伪造的书信,不禁怒火中烧,如果不是留着常昊还有用处,她会亲手将他们杀死在这里,替庆王报仇。
  东平看向徐松元,“徐大人,你认为这件事该怎么办?”
  徐松元仔细想了想:“此事涉及到太子和庆王,应该将证据封存送回京城呈给皇上御览。”
  东平赞赏地看向徐松元,谁都知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徐松元却敢于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
  “我们都在这里听审,光请徐大人拿主意恐怕并不妥当,”裴杞堂向东平长公主行礼,“微臣提议,在场所有大人,不如都在文书上签字,也算做了一个见证。”
  马玉成眼睛快要瞪出来,裴杞堂这个武人太过鲁莽,本来这件事可以推给徐松元,他却拉着所有人下水。
  徐松元有些意外地看向裴杞堂,他原本以为的纨绔子弟却在盐州打了胜仗,而今又在这样的关头,说出这样的话来,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这样做的确更为妥当,裴家是皇上信任的人,他又在中书省任职,马玉成是太后派来的,还有宁王府的长史,若是都在这里做了见证,将来到了朝堂上,谁也不能将责任归咎于一个人身上。
  “哀家也觉得这样更好,”东平长公主看向野利戎,“等到各位大人签好了字,一并封存,送去大齐。”
  野利戎应了一声。
  几个人从大牢里出来,徐松元准备上前感谢裴杞堂,裴杞堂却仿佛没有看到般径直向前走去。
  不知道是不是在军营中历过了生死,十几岁的少年郎身上就散发出威慑的气势。徐松元正觉得尴尬,裴思通看出端倪,过来解围:“徐大人,眼下文书都办齐全了,不日就要启程回大齐,这趟差事下来,虽然有些波折,但结果总是好的,徐大人回到朝廷一定会得到重用。”
  “哪里,”徐松元看向裴杞堂的背影,“裴大人的公子才是首功,裴家能有这样的后辈,真是让人羡慕。”说到底他们只是顺水推舟做了些事。
  裴思通道:“我听说徐大人的女儿常年在太后身边,如今已经是名满京城……”
  徐松元面露谦逊的神情:“那是太后抬爱,不值一提。”
  裴思通想起来,“令嫒仿佛与顾大小姐相当的年纪。”
  “这两个孩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我们与顾家曾是故交。”提起这个徐松元就有些不太自然,也不知道在顾家人心里,他们两家的交情还在不在,不管怎么样,回到京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门向顾老太太赔礼。
  徐松元眼前浮起顾琅华倔强的目光,只要看到那双眼睛,他就觉得心里不舒服。想到这里,他忽然意识到什么。
  为什么他会觉得不舒服,因为那倔强的目光,那双清澈的眼睛,格外的像阿静。
  所以宁王才会将顾琅华认作阿静,他忽然很想去拜访顾世衡,仔仔细细地去看看琅华的模样。
  只要这样想一想,他的心就有种被火烤着的感觉,说不出的难过。
  ……
  东平回到宫里,琅华正在与李彤一起做针线,两个人挤在一起说说笑笑,十分开心。
  两个人看到东平长公主立即上前行礼。
  东平看向李彤,“彤儿先下去,我有话要跟琅华说。”
  李彤点点头,乖顺地退了下去。
  东平端起茶来喝,“都已经收拾好了?”
  琅华笑道:“东西不多,随时都能启程,从大齐出来的时候还是春天,转眼之间就到了秋天。”
  东平叹口气:“是啊,这日子过的可真快,明年你就满十二岁了,”说到这里她看向琅华,“我一直没问你,你觉得大齐、大夏再度和亲,谁来会比较合适?”
  东平目光灼灼,琅华却神情淡然:“那是大齐皇族和大夏皇族的事,民女哪里能插得上嘴。”
  东平听得目光沉下来:“为什么是皇族的事?如果我想让你留下来呢?”
  ……………………………………
  下一章就回去喽,接下来虐后面一连串人名。
  更新早,是为了有虫儿吃。
  小剧场:
  裴杞堂得胜归来,京里达官显贵家的小姐纷纷向他示爱,有爬墙的,有碰瓷儿的,有故意挑衅的,人人都想得到裴杞堂的青睐。
  裴钱发现了商机搞起了拍卖大会:原味儿甲胄10张月票,怪味儿战靴20张月票,血染的中衣50张月票,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第三百零三章 争取
  琅华眼睛清亮,脸上是娴静的神情,“长公主若是问我的意思?我自然不愿意,我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这份尊荣。”
  “就像理妃一样,肚子里怀了孩子,就要承担李常显王朝的责任,为了祖宗家业必定要做出牺牲。长公主明知道嫁到西夏不是件好事,却能为了皇族的骄傲和责任答应先皇,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齐氏江山,西夏的正安、平昭两朝不曾大张旗鼓向大齐举兵,多是被齐氏皇族的气魄震慑。”
  “所以先皇即便借此夺回落入西夏手中的城池,西夏人也不敢慢怠长公主。西夏皇帝愿意娶,大齐皇族如果没有人敢嫁,和亲之说还是作罢的好。”
  东平不由眼睛发亮:“这么说,你是不支持和亲的?”
  琅华道:“两国交好,未必一定要用和亲来解决,可既然大齐已经提了出来,就该拿出诚意……”
  没道理又想用和亲达到目的,又要牺牲不相干的人,太后算的是一笔糊涂账。
  东平端起茶抿了一口:“你是在替闵江宸说话吧?”
  琅华的嘴角不由自主地翘起来,“我与阿宸是手帕之交,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为人清闲贞静,柔顺温恭,从不与外事,若是谁将来能娶到她必定夫妇和顺,家宅安宁。”
  这样一个大家闺秀,嫁了人定然能帮夫君打理内宅,孝敬公婆。但是却肩负不了和亲的重任,她的所有优点在宫廷里都会成为致命的缺憾。
  既不能成为东平长公主的内助,又没有尊贵的身份,缺乏对政局的敏感和判断,和亲之后带来的麻烦恐怕比利益要多。
  不知是谁推波助澜希望东平选中阿宸,显然阿宸就像宁王府的护卫一样,都是别人手中的一颗棋子。
  东平长公主这样聪明,宁王那边出了事,她就想了清楚,会说出那些话,不过就是想要听听她的见解。
  话说完了,东平脸上又有了淡淡的笑意,她望着琅华:“如果你生在大夏就好了,以后我们两个就可以做个伴,我是真舍不得让你走。”
  琅华将手里的香囊递给东平长公主:“我和彤公主一起做的,里面放了安神的小茉莉花、柏子仁、远志等,长公主放在床头有助于安眠。”
  “榷场开设之后,两国可以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