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手繁华-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票的轨迹从37、33、29、21、17,很华丽地冲了上去。我知道有许多兄弟姐们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感谢大家,这个月想要进前十也不是妄想,因为我们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感谢你再也不会遇到第二个我了,成为本书的第九位盟主。欢迎你的到来,这个名字取的也特别的好听。
  感谢覆手繁华管理组,小小乐姑娘的和氏璧,感谢大家的男盆友,黄色天蝎宫的和氏璧。
  

第二百一十三章 蠢货
  沈昌吉有几分的得意,因为关于韩璋和顾大小姐的流言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而他闭门不出,就像是在高台看戏。
  就算他不能入宫待在皇上身边,却依然能够搅动的京城风云变色。
  怪就怪这些年京里达官显贵背地里做的龌龊事太多,传出什么事来都不新鲜,都会有人相信。
  “老爷,”沈家管事低声道,“外面传的愈发不像样了,看情形韩家很快就要忍不住,韩将军的夫人已经去了慈宁宫,今天肯定会闹出动静来。”
  韩家要怎么处理呢?
  不管是牺牲顾琅华的名声,还是让韩璋退一步,都是他喜闻乐见的。
  “太子爷让人给您送来了几幅字画和一只黄花梨的匣子。”
  沈管事话音刚落,沈昌吉就皱起眉头,“让他们拿回去,告诉他们不要再送了。”太子没有脑子,那些幕僚在做什么?居然让人送东西给他。
  这如果让皇上察觉,再想得到皇上信任就难了。
  沈管事道:“并不是太子爷府上的人送来的,来的是一个笔墨铺子的掌柜,并没有提起太子爷。”
  沈昌吉脸上露出几分疑惑来。
  沈管事笑道:“是小的看出来的,那画是八真道人的青山图,太子爷曾说过的,欠您一幅青山图……小的也怕不安全,再三地问那掌柜,这东西是谁让送来的,掌柜就拿来了账目,上面记得清清楚楚,是老爷您在铺子里定的画和匣子。”
  这样的送礼方式,应该不会有人知道,太子手里的幕僚总算做了一件正经事。
  沈管事将青山图交到沈昌吉手里,沈昌吉慢慢地展开,仔细地端详,然后笑起来,自从回京后,他第一次感觉到这样的开怀。
  ……
  慈宁宫里,芸娘已经哭成了泪人。
  太后终于将牡丹花都插进了花斛中,叹口气看着芸娘,“现在你准备要怎么办?”
  芸娘咬住嘴唇,“妾身将家中里里外外都打理的好好的,也曾纳妾给将军,是将军不肯要,皇上、太后都赏赐过宫人,也都是将军退回来的。现在国公爷身子这样,家里还不是嫂嫂和妾身在操持,妾身就曾劝过将军,让将军多听听太后娘娘的,将军不肯听。”
  所以才会在这种时候闹出风波来。
  芸娘有意向侧殿里望了望,顾琅华应该没有进宫,“太后娘娘,您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妾身都听您的。”
  太后仔细地想了想,十分慈祥地望着芸娘,“宁王妃最近怎么样?”
  太后提起宁王妃,那就是想要帮韩家,芸娘有几分欣喜,“王妃都很好,王妃前些日子回来还跟国公爷说了好一会儿话,上次说请道士过来也是妾身也问过宁王妃的意思,宁王妃也觉得这件事可行,可是……没想到将军会……”
  芸娘恨不得将满肚子的苦水都倒出来。
  无论怎么样,这一切都不是她造成的,她先要保住自己的名声。
  太后半晌没有说话,然后向芸娘伸出手来,芸娘忙上前扶着太后起身,太后走出内室。
  外殿上都是一盆盆盛开的牡丹。
  太后笑着道:“瞧瞧这花,现在可是精贵的东西,好不容易才长出来的。”
  芸娘应了一声,“也就是太后娘娘宫里才能养出这样的花来。”
  “不是哀家,”太后道,“是它们自己,刚到花期就竞相绽放,这才能被选上来,你没瞧见扔掉了多少盆,这牡丹啊和人一样,想要富贵是没那么容易的。”
  “没有谁无来由地就能身居高位,即便是皇孙贵胄也是一样,”太后说着向内室里走去,“你瞧瞧哀家,不也是在熬着吗?”说着饱含深意地拍了拍芸娘的手背。
  芸娘知道太后很喜欢她,每次只要她进宫太后都会慈眉善目地跟她说话,今天仍旧是这样。
  先帝刚刚继位时与太后情深伉俪,可后来还不是纳了不少的美人和嫔妃。
  太后说的熬,就是这个吧!
  芸娘道:“那妾身……回去布置一下,找到顾家干脆就先将人抬进来,就说帮妾身处理家事。”
  太后端起了桌边的茶杯。
  芸娘道:“只要这件事压下去,将军也遂了心意,妾身就算受些委屈也……”说着眼泪就掉下来,喜欢一个幼女,这种话传到娘家,她是彻底没有了脸面。
  太后深深地望着芸娘,“难为你了,你回去跟韩璋说吧,哀家说的,国公爷身子不行了,他就留在京城,至于那些传言,无非就是纳几门妾室罢了,没什么可怕的。改日就让他进宫谢恩吧!”
  就这样摆平了。
  太后最终是要将顾琅华给韩璋做妾室。
  那她该怎么办?或许该将北院子腾出来给顾琅华,眼不见心不烦。
  反正这一切跟她没有了半点的关系。
  芸娘行了礼从慈宁宫中走了出去。
  宫人立即来收芸娘用过的茶具。
  “扔了吧,”太后淡淡地道,“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进宫了。”她那样提点芸娘,芸娘却一句也没有听懂。
  她就奇怪了,看起来很伶俐的人,却怎么会那么的糊涂。
  荣国公就要死了,韩家要想保住地位,很困难。因为韩璋在外立军功,荣国公在内理政事这样的局面马上就会被打破。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帮着韩璋一起走过难关,这样韩璋才能顺利承继爵位,接过荣国公府。
  而这个芸娘,来到她面前,居然向她争辩是谁的过错。
  她用宁王妃来提点芸娘,告诉芸娘她会帮韩家,芸娘却又用宁王妃来告状。
  这种时候,是家族利益至上。
  别说韩璋和顾琅华的事一听就是假的,就算是真的,这委屈也要吞进去。
  芸娘进宫从来都将自己打扮的很富贵,原来她并不明白富贵的意思。没有谁手里的权利是白白得来的,也没有谁一定就会风光。都是要熬,在艰难的时候,帮助自己的家族和身边的人熬上去,即便会冒险,会受委屈,那都是值得的。
  因为总有一天,会站在那个万众瞩目的位置上。
  芸娘不懂。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荣国公府不能交到芸娘手里。
  韩家,是她手里少有的利器,她不允许有半点的闪失。
  真是连一个十岁的孩子都不如。
  那孩子进宫讲经,没有提起一句委屈的话。
  所以有些人一辈子都长不大,只能是个女孩子。
  而有的人,虽然没有长大,就已经是个女人。
  这些年,将芸娘配给韩璋,也委屈韩璋了。
  “太后娘娘,”宫人进来低声道,“韩将军递帖子进宫见皇上了。”
  太后笑起来,“好嘛,这么快就开始了。”
  ……………………………………
  看到有同学说,在教主拉票的环节,看成了:这世上不会有第二个教主,所以快投月票支持教主。
  哈哈哈,我觉得这个拉票词比我想的要隆重多了。
  大约大家都感觉到了教主的艰难,所以都来支持教主。
  没想到大家对芸娘反应如此强烈。
  其实芸娘没干啥坏事,她的性格就是这样,看到的永远是自己,关心的永远都是自己,一个小女孩。
  就像太后说的那样,有的人,一辈子也长不大,永远是和女孩子。有的人虽然没有长大,已经是个女人。
  太后处置芸娘这件事上,不动声色,这才是上位者厉害的地方。
  可能芸娘这辈子都不明白,到底在太后面前说错了什么吧!
  

第二百一十四章 威武
  韩璋等在宫门外等着被传唤。
  太阳照着他额头上的汗淌了下来。
  终于来个内侍笑着上前道:“韩将军,听说皇上在永德殿里议事,太后娘娘请您去慈宁宫里歇一会儿。”
  永德殿,是皇帝折腾新奇物件儿的地方。
  去年,皇上和司天监的董礼在永德殿做出了“莲花漏”京里每个达官显贵的府邸都放了一只,为了证明莲花漏“秒忽无差”,皇上特意定了时辰,让所有达官显贵的府邸一起燃放烟火。
  结果自然是人人赞扬君主的功劳。
  从此之后,皇上对这些东西就更加找着迷。
  书法、绘画、算学,皇上喜欢的东西很多,分走了他大部分的精力,对于朝政则偏听偏信身边的人,动的都是些歪脑筋。
  尤其是与太后争斗这几年,弄得大齐政权四分五裂。
  大齐就像一块表面维持光鲜的饼,稍稍一击就会粉碎。
  韩璋握着身侧的剑。
  他见过被西夏抢掠过的村庄,他见过被剥的一丝不挂吊死在林子里的女人,她们都是藩邦诸多小国中的贵族女眷,国破家亡之后,尊严、财富一切让随之而去,留下的是任人宰割的屈辱。
  那时候他就发誓,有韩璋在,就不能让大齐落得如此地步,他韩璋可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不能贪图富贵,苟且偷生。
  说到底他能这样肆意妄为,都是因为有大哥在背后打点,现在大哥病中,他能做到的就是让大哥放心,他韩璋能够在外抵御外敌,在内也能撑起韩家。
  韩璋看了一眼内侍,“劳烦公公禀告太后,今日我有要事禀告皇上,改日再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韩璋眼睛眯起,不怒自威,冰冷的声音中居然带着几分的不满。
  内侍没有想到会受到这样的拒绝,立即道:“方才韩夫人刚去了慈宁宫,太后娘娘劝了韩夫人好一阵子……”
  言下之意是韩家先将家事捅到了太后娘娘面前。
  韩璋并不为之所动,“请太后娘娘不必挂心,臣的家事臣会处理好。”
  内侍的脸色也不好看起来,韩璋一副要跟太后闹翻的模样,内侍想要再说话,韩璋却已经转过头去。
  内侍直起腰身,也板起脸来,“韩将军,您这样做恐怕不合适吧,再怎么说也不能让太后娘娘等着,太后娘娘都是为了您着想,您别忘了这些年……”
  韩璋冷哼一声,“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敢在这里跟我说三道四。”
  如一声闷雷突然在半空中炸开,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内侍吓得向后退了两步。
  宫门口的侍卫也低下了头。
  谁都知道韩将军怒了。
  ……
  内侍上前禀告韩璋的事,“在宫门口一直等着呢,皇上您看……再过一会儿京里的大人们应该都会知道了,到时候又要……”
  “又要什么?”
  皇帝一边望着桌子上的小船,船桨都做得十分的精致,远远看去活像是只真船。
  内侍刚要继续说话,皇帝已经挥挥手将旁边的裴杞堂叫来,“你再说说,桅帆是怎么样的?”
  裴杞堂伸出手来,“大樯高十丈,头樯高八丈,风正则张布帆五十幅,这样一来八面的风都可以催动大船前行。”
  “好主意,”皇帝夸赞裴杞堂,“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裴杞堂低声道:“草民在外经商,从南到北运送货物,自然越快越能抢到先机,想要将买卖做大,就要多花些心思。”
  皇帝连连颌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