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罪梦-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是自己种的魔法蔬菜治好了老妈的病,但没有开始的抢救和治疗,自己哪怕有仙丹也没办法。

    第二天一早,沈建亭骑着摩托车把沈既明的姨妈送了回去,就在隔壁村,隔的并不远,不过当沈既明的姨父薛启刚看到自己的老婆的时候,也是惊讶了半天,一个月没见,自己的老婆看起来竟然像年轻了两三岁,漂亮多了。

    趁着老爸不在家,沈既明抱着魔法花盆往村子后面的山上爬去。

    临A县已经处在西川和山城交界的地方,整个区域内几乎都是连绵不绝的莽莽大山,绝对是地地道道的山区县城。

    而这个叫石梯村的地方,背后就是一座巍峨高耸的大山,因为村子背后的半山腰有一座古庙,有一条长长的石梯悬在山壁之上,因此得名。

    沈既明记得小的时候可没少和小伙伴们顺着石梯爬到古庙玩耍。

    他记得那个时候古庙就已经坍塌,不过还剩下半边,里面还有几尊石雕的佛像,但上初中之后在镇上寄读,基本上就没怎么去过,偶尔寒暑假去一下,也感觉没啥意思,最近沈既明起码有六七年没来过了。

    如今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基本上平时一个都看不到,只剩下一些中年人和老头老太太,要么就是几个还没上学的丫头和屁娃子,因此平时几乎就没人上山。

    疯狂生长的荆棘和野草几乎将山路完全遮掩。

    沈既明拿着一把柴刀一边砍一边顺着石梯往上爬,足足花了个把小时他才爬到古庙的位置。

    不过让他唏嘘的是,古庙剩下的那一半也已经完全垮塌了,石头梁柱倒塌一地,几棵腰身粗细的野柿子树长在破庙里面,几尊佛像也在风吹雨淋之下斑斑勃勃,身体上还长满了荆棘藤蔓,野草和苔藓,完全被植物淹没下去,只能看到半截身体。

    沈既明喘着气擦着额头的汗站在荒草荆棘之中,感慨了一会儿之后找个隐蔽的地方将花盆拿出来,然后用柴刀撅了大半盆土放进去,又仔细将里面的草根都拣出来,这才把几粒葫芦籽埋进去,从口袋里拿出一瓶水浇上,这才找了一个石墩子一屁股坐下,点上一根烟静静等待。

    前几次的经验告诉他,种下之后至少得几分钟花盆才会有反应。

    果然,等到一根烟抽完,花盆里面有几根葫芦苗钻破泥土冒了出来,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往四周攀爬蔓延。

    两个小时之后,几根葫芦藤已经顺着几蓬荆棘爬上了两颗高大的柿子树上,并且开始开出拳头大小的白色花朵。

    沈既明松了一口气。

    看来这个魔法花盆的魔法还没有被消耗完。

    很快又一个小时过去,葫芦藤上已经结满了大大小小上百个新鲜脆嫩的葫芦,把一颗柿子树都快压垮了,这些葫芦里面最大的一颗比平日看到的最大号的葫芦还要大三四倍的样子,如同一个个弥勒佛挂在树上。

    沈既明感觉差不多了,赶紧将几根葫芦藤从花盆里面拔出来,种在刚才自己挖土的坑里,然后又浇上水。

    自从上次种过两颗西红柿之后,他已经发现,只要不是将植物的根完全裸露在空气之中,栽在土里这些黄瓜西红柿一样能够存活很久,只不过不再继续快速生长,而即便是还会开花结果,也会变的和普通植物一样慢。

    而这也给他保存这些瓜果提供了很好的保鲜方法。

    看着最矮的一颗葫芦也挂在三四米高的位置,沈既明的脸皮忍不住轻轻的抽了几下,然后脱下鞋子往柿子树上爬。

    不一会儿他从树上溜下来,背包里面除开多了一颗跟正常葫芦差不多大小的嫩葫芦之外,还多了一堆硬邦邦鸡蛋大小、半青半红的野柿子。

    这些野柿子可是小时候的最爱,不过最好等到打霜的时候再吃,不然会很涩牙,这种还没有完全熟透的野柿子拿回去用清水泡几天之后,就会变得清脆爽甜,实在是不可多得的零食。
………………………………

第39章 要给你立碑

    沈既明将魔法花盆用大口袋装好之后藏在一尊佛像脚下的石洞之中,这才背着背包下山。

    等他回家的时候,老爸沈建亭早就已经回来了,正在院子里喂鸡,看着他提着柴刀身上沾满了草叶蓬头垢面的样子,忍不住问他去哪儿了。

    沈既明赶紧从背包里面拿出来一个水灵灵的嫩葫芦说:“爸,我到石梯庙去了一趟,看到那儿长了老大一颗葫芦藤,上面还有嫩葫芦,就摘了一个回来,刚好晚上炖腊排骨吃。”

    沈建亭接过葫芦看了一眼,露出非常惊讶的神色说:“怎么都入秋了还有嫩葫芦?”

    “对了,爸,那里长了好大几棵野柿子树,我摘了一些回来,一会儿泡上过几天吃!”

    沈既明一打岔,沈建亭立刻皱着眉头说:“石梯庙不要去,那儿不吉利!”

    “为啥?”沈既明好奇的问。

    “前年有两个城里的人爬上去玩儿,结果昏倒在上面被人抬下来的,他们醒过来说古庙闹鬼。”沈建亭说。

    “爸,还有这事儿?我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起过?”沈既明惊讶不已。

    “还不是怕你们这些年轻人好奇逞能!后来隔壁村三个在外面的打工的年轻娃子回来后不相信,非要上去看看,结果也被吓的连滚带爬的跑了下来,有的说看见了佛像上有一条黑影,有的说听到佛像在说话……”

    “爸,这种胡话你也信?”沈既明忍不住撇嘴。

    “反正不要上去,那座庙动乱的时候死过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沈建亭瞪了儿子一眼,然后拿着葫芦去削皮。

    沈既明摇摇头去厨房找出来一个瓦罐子,提到水井边上打水洗干净,然后装上半罐水,将洗干净的柿子丢进去泡上,盖上盖子放在房檐下。

    古庙闹鬼?这事他是不会相信的。

    佛像会说话更加鬼扯了。

    因为从沈既明记事起,那座古庙他上去过不下数百次,也就是最近几年才没什么人上去,以前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闹鬼的事。

    沈既明虽然对老爸的话不太在意,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放在心上,因为最近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完全就可用见鬼来形容。

    齐正海死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股龙卷风一样的黑雾,而自己连续三次的诡异梦境,还有魔法花盆,都完全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理解的范畴。

    再说,自己的魔法花盆还放在古庙里面,即便是闹鬼,也还得去把它拿回来吧?那可是给老妈治病甚至是自己以后发财必不可少的宝贝。

    刘玉芹因为身体恢复的很好,虽然医生一再叮嘱不要劳累,尽量卧床休养减少对肾脏的压力,但她习惯了这种农村里里外外的忙碌生活,从回家开始就没怎么停歇下来。

    家里两个男人都是那种不太灵光的品种,不善交流不说,生活还不怎么讲究,吃穿住用没女人照顾,家里已经乱的她看不下去了。

    而沈建亭父子两个也无法阻挡她,只能尽量让她做一些轻体力的劳动,比如做饭和收拾衣物。

    因此还刚刚傍晚的时候,厨房里已经飘出来一股诱人的香味,惹的沈既明肚子里面咕咕乱叫。

    最近老妈住院的个把月,可以说他吃不好睡不好,而且还弄了一个魔法花盆弄的他提心吊胆,生怕在家种菜被人发现了,煮的稀饭被医生发现了,花盆被偷了,被打碎了,没魔力了……

    总之是一切的担心。

    现在回到家,回到这个基本上算是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他彻底放松下来。

    一家三人围在一起享受很久都没有过的家庭晚宴。

    一盆腊排骨炖葫芦,一盘青菜,香肠,花生米,酸辣萝卜干,酱豆角,然后还有一坛自家酿的枣子酒。

    父子两个喝酒,彼此话也不太多,偶尔聊几句城市的生活,刘玉芹则坐在旁边不断的给父子两个夹菜,满脸都是许久没有过的笑容。

    吃过晚饭,又有村里面的一些人过来串门,看看康复回家的刘玉芹,而且还送来不少瓜果蔬菜,拉拉家常说说话,让沈既明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亲切和熟悉。

    似乎一转眼,这些村子里熟悉的叔叔婶婶就都已经老了,但却还是如同往日一般亲切和慈祥。

    当然大家说的最多的还是对沈建亭两口子的羡慕,夸奖两人生了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这种在农村早已被判了死刑的重病,竟然还能康复过来,完全就是一个奇迹,刘玉芹能够这么快回家,肯定和沈既明不无关系,特别是听说他一次就拿出来十多万住院费,一个个都羡慕不已。

    “我家那批娃儿就知道找老子要钱!前几天还在打电话让我把牛卖了帮他凑钱交买房的首付款!”李大叔抽着烟,满脸的无奈。

    “不是个啥子哦!”赵婶儿也跟着搭腔,“我家二娃子读大学借的钱还没还完,这几天又在吵嚷着要在山城买车买房,我们一个土里刨食的苦哈哈去哪儿给他找钱去,要是他有明娃子一半儿孝顺我都笑的睡不着了!”

    “还不都是你惯的!”赵婶儿的男人在旁边生闷气。

    “怪我咯,你给大丫头在县城买房交了首付,难道不给二娃子买,女子迟早都要嫁出去,你养老还得靠二娃子撒!”赵婶儿忍不住对着自家男人嚷嚷。

    “球大爷要他娃养老,老子自己种自己吃,老的不得动了就自己饿死算逑!”赵婶儿男人哼哼。

    “你现在就干脆饿死算哒!”赵婶儿也气的直哼哼。

    “吵啥子嘛?”旁边的张三爷看不下去了,用烟袋敲敲椅子腿说:“娃子的事不都球一个样,一年到头回来不到一次,一次也就三五天屁影子都看不到,这石梯村恐怕等我们这些人死光了,也就安静了,只有明娃子是好样的,是我们村的榜样,我明天要让赵石匠给打一块碑立在村口上,让所有人都知道孝顺是值得传扬下去的,这人啊,无论怎么变化,孝道是要排在第一的!”

    “三叔,这太过了点儿吧?”沈建亭红着脸说。

    “哪里过了?一年到头不回来看望父母长辈才叫过,年纪轻轻啃老才叫过,这石梯村我张老三说了还算话?”张三爷转头看着一个中年人说。

    “三叔的话自然算话!”中年人赶紧点头。
………………………………

第40章 野生二师兄

    中年人叫刘耕民,是石梯村的村长,因为跟杨凌老妈同姓,刘玉芹以前都喊哥,所以沈既明从小也跟着喊舅,不过这个舅舅是野生的,没丝毫的血缘关系,只是同村人走的近些。

    但其实如果算上七八辈儿前,两家姓刘的估计还真是一家,因为以前按过家谱,两家姓刘的都是从川西刘家坝子搬过来的,据说和民国时期西川的大地主兼恶霸刘文彩是同乡,当初刘文彩和山城的军阀刘湘叔侄两人为争霸西川大打出手,刘湘派飞机轰炸宜宾,准备将他这个叔叔轰成稀巴烂,结果刘文彩提着裤儿跑脱了,刘家坝子的刘姓族人便死的死逃的逃,慢慢便散落到西川山城许多地方。

    民间的一些老习惯,喜欢对善举和孝举勒石铭记,提醒后人不可忘本,当然过去的所有人也把这当做一种传家荣耀,是一种在本土乡邻间很长脸的事情。

    因此张三爷的话让刘玉芹也兴奋激动不已,看儿子的眼神充满了慈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