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枝骄-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人从头到脚却让人感觉阴沉沉的,十分的不舒服。
  苏锦绣想起之前进来时门口那两个人所说的,就这样还和四哥比,嘁。
  “他们是我在东皋城里认识的朋友,怎么,我不能请他们上山?”凤末往前走了两步,身上气势不减,看那三当家的眼神明显是不悦的。
  “你在东皋城内认识的朋友,三年前你下山去,就在东皋认识了一帮官兵,还帮着人家在钟和山里找人,这也是你那时认识的?”三当家瞥向施正霖,眼底闪着探究和不善,因为三年前的事,到现在附近的寨子都对他们有微辞,现在倒好,直接让人进到寨子里来了,他们要是官府的人,今后弟兄们还怎么睡踏实。
  凤末冷笑:“我倒是不知,三当家对我之前帮东皋知府的人抓犯人有这么大的意见,那这赏银送过来的时候你怎么不说,我在东皋认识几个朋友你都要管,那你要不要下山去查查,看看他们是哪路官府的人,好做准备。”
  “好了,都是一家人吵什么,李劲也是关心寨子关心凤末你,你也是的,邀请客人到寨子里来,怎么也得和大家说一声,看他们的穿衣打扮又不像是普通人,大家就是担心,你也知道,山下那镇上常有官府的人来。”二当家笑眯眯从中劝解,“都是为了大伙儿,你们也不用吵。”
  凤末收回视线,冷冷道:“他们在东皋经营药材生意,西里那谷地不是能种草药,请他们过来就是为了这事。”
  “那点草药能卖多少钱,不让大家下山干,这就能养活寨子里的人了。”三当家冷哼了声,“这是不是也是他教你的!”
  “咣当”一声,一张椅子从苏锦绣眼前闪过,朝三当家砸去,没砸到人,摔在了地上。
  随即是厉声呵斥:“李劲,你有何不服!”
  “行了,当着客人的面你们吵什么。”二当家拦住三当家李劲,依旧是笑呵呵的,“别让人看了笑话。”
  “翠梅,把客人带去安顿。”
  凤末下令,身后七八个中走出个和苏锦绣一般大的姑娘,对他们做了个请的姿势,走到门口时,苏锦绣听到背后有声音传来。
  “守着那点谷地,大家迟早饿死,我们是山贼又不是良民,不下山我们吃什么!你忘了当年大家是怎么被逼到山里的。”
  “好了不要吵了,这样吵吵有什么意思,这谷地的草药该种的还是得种,凤末啊,不是王叔说你,大家不下山能做什么。”
  “朝廷要剿匪,难道你们真以为凭着山里这点地势能拦得住,再往里逃,是不是世世代代都当山贼。”
  “怎么拦不住,我看你就是让那小子给骗了,嘴上说说,这么多年他们谁上的来过,抓个犯人还要我们帮忙。”
  “李劲,你要是不服,这大当家的位置就换你来坐!”
  走出大堂屋后,最后传到耳朵里的是桌椅摔倒的声音,苏锦绣看向带路的姑娘,面对大堂屋内这样的东西,她纹丝不动,也没说话,就只把他们带到了寨内一处半坡屋前,三间并排,屋檐前还有叠起来的石板。
  “水井在下面,不要随处走动,呆在这里,有什么时当家的会派人来找你们。”翠梅冷着一张脸嘱咐后,瞥了眼施正霖身后那些护卫,“不要在寨子里闹事,要不然没命出去。”
  说完后她就离开了。
  此时天已黑,紫茵推开这几间屋子的门,里面就是床铺和桌椅,看着简陋,收拾的还挺干净,应该备给那些外来进寨的人所住,桌子上放了水壶和碗,紫茵拎起角落里的木桶到下面的水井去打水。
  苏锦绣见里面的床是那种大通铺,最多睡三个人,便和施正霖商量:“晚上我和紫茵睡一屋,留两个和你睡一屋。”
  施正霖知道她入夜后肯定要出去,便是在同一屋都拦不住,点了点头:“小心点。”
  “听他们的意思,这大当家似乎是想带着寨子里这些人归正。”若是如此,苏锦绣大抵能猜到一些四哥几番来这儿的目的。
  施正霖说了重点:“归正不如立功。”
  “那难多了。”带着寨子里的人归正,便是有怨言,如果日子好转,就是有异声也能压住,可要让他们和朝廷合作清剿别的寨子,这些人中怕是有很大一部分都不会答应。
  “他们既然能帮东皋知府抓逃进山的犯人,就能帮朝廷清剿别的寨子,利诱大小。”
  苏锦绣想到那三当家的态度:“要是利诱,最后他们不是心甘情愿归顺,那就只能全部清剿。”
  朝廷对这些山贼的处理,极少给活路的,这些人身上几乎都背着人命,打劫,杀人,有些甚至是无恶不作,所以一旦下决定要肃清这里,包括这清风寨都不会例外。
  话音刚落,离开没多久的翠梅又回来了,带了个小姑娘,两个人手里拎着个小木桶,还有个篮子,进屋后将两样东西放在桌上,又出去了。
  木桶内装的是稀粥,篮子内是馒头。
  “紫茵,把干粮拿出来。”苏锦绣让紫茵烧些水,将干粮分给大家,“将就一下,这些粥等天黑找地方处理掉。”
  她不担心这大当家在粥里动手脚,但另外两个当家就说不准了。
  吃过后大家分了屋休息,苏锦绣让紫茵吹熄蜡烛,趁着黑暗换下衣服,嘱咐紫茵在屋里守着:“要是有人来就说睡了。”
  等了会儿后,苏锦绣悄悄推开窗户,听外面没有动静后,翻了出去。
  入夜后这清风寨很安静,偌大的寨子里,依着月光望出去,依山建了不少屋舍,大都简陋。
  往下能看到今天他们进去过的大堂屋,堂屋外偌大一片空地,有很多人在站岗放哨,还有人来回巡逻。
  苏锦绣只能一处处找。
  关押四哥的地方必定有人守卫,苏锦绣四处看去,往上山坡那儿有一处,似有好几个人守着,悄悄绕过去一看,那是座脚楼,两层当一层,最底下是用木柱子固定搭建出来的,承压上面一层,角楼附近有四五个人守着,外面楼上都有。
  苏锦绣绕到了脚楼后面,抬手将遮面的布拉到鼻子上,攀着角楼旁的树往上,跃到二楼后,挑了一间没亮着灯的屋子,拔出匕首插到窗栓上,轻轻一顶。
  缓缓掀开,苏锦绣没有犹豫,翻了进去。
  起身时肩膀忽然被人拿捏住,苏锦绣转身从他手臂下扭过,反手抓匕首,朝他脖子刺去。
  才贴到他脖子时,手腕被他给捏住。
  苏锦绣抬起头:“……”
  宋司杰:“……”
  ……
  一刻钟后,兄妹俩席地而坐。
  苏锦绣看着已是满脸胡渣,早不见昔日潇洒样的四哥,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于是兄妹俩就这么在昏暗中对看着。
  “……”
  “……”
  苏锦绣盘腿有些累了,换了个姿势。
  宋司杰捡起地上的杂草啪一下甩在她腿上:“嫁人了,要有坐相。”
  苏锦绣瘪了瘪嘴,盘腿坐回去,不客气的反击:“眼光不错啊,到处招惹姑娘,现在连山贼头都招惹上了,怎么,打算留在这儿做压寨夫人是不是,你早说,我还可以带大哥他们一起过来恭贺你一下。”
  “……你们带了多少人过来。”
  “施正霖不算,六个。”
  宋司杰点点头:“自保是够了。”
  看他憔悴成这样,苏锦绣才忍住没伸腿踹他:“你被关在这里多久了。”
  “半个月前我到寨子里,本想劝说他们,没成,凤末一怒之下就把我关起来了。”关起来之后宋司杰便和外面断了联系,他只能想办法通过别人往外送消息。
  幸运的是,之前和清风寨合作在山里抓犯人时,其中有一个和宋司杰关系不错,给他送了几回饭后,他拜托这山贼,以他自己的名字给他在镇上的小情人写一封信,怎么写,字在什么位置都是宋司杰教他的,之后他交代,这信送下山后放到镇上的米铺中交给掌柜的,他留在那儿的人手就会将这信送到上都城里交给锦绣。
  “我就知道你不会忘。”
  宋司杰看着她笑了,小时候她顽皮,大哥他们和她年纪差距大又不合适带着她玩,都是他陪她的,这东南西北的折纸游戏他陪她玩了整整两年,直到她启蒙后要开始认字念书。
  苏锦绣没好气白了他一眼:“你就怕中途出个岔子,我没收到信。”
  “这地方关不住我。”
  苏锦绣哼了声:“也就是说,你找我来当说客了。”说什么一怒之下,一怒之下还能给这样的条件,关在这儿连个链子都没锁,以四哥的身手,逃出去还不是很容易的事,他却偏愿意留在这里,不就是想让凤末带着寨子里的人归顺。
  “你相公的话,可比我的有用。”
  苏锦绣瞪着他,以身涉险到寨子里来,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
  “二哥去年回上都城,在刑部当差,不止一次听薛大人提起过东皋的事,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动手。”宋司杰一改刚才的笑脸,严肃着神情,“早年前建昌府那边剿匪,周家军的人混入到山贼中去,最后捕获后,除了尚未知事的孩子外,其余人全部处决。”
  苏锦绣微怔:“妇人都没留下。”
  “她们已经会拿刀杀人,有的士兵在救她们时还反被她们刺杀。”宋司杰的神情说明了一切,但在山寨中浸染了这么多年,能拿刀杀人的,和山贼已经没有分别,而一旦朝廷决定对钟和山这边进行清剿,他们是不会花心思去分辨你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到时候死的人更多。
  “那你是想保一个寨子,还是想保护这些无辜的人。”
  “清风寨之前已经和知府合作过几回,他们归顺的话,能保下这个寨子,就能收容那些无辜的人。”
  苏锦绣看着他:“你不会无缘无故就要帮这些人。”四哥也从不会在这样的大事情上优柔寡断,清剿彻底以绝后患,这道理他比自己明白。
  “十几年前,你才刚出生,东皋以南好几个州府闹了旱灾,旱灾过后颗粒无收,饿死了很多人,最严重的就是廉州,还活着的人就都朝上都城的方向赶过来,到了东皋这边,被当地的官府给阻拦了,不让进城,不给这些难民分发粥食,为了避免外面饿死的人太多,还派兵驱赶他们,将原本就没多少力气的人都驱赶开去,当时就有人带头造反,要破城而入。”
  “一个两个难民没人放在眼里,成千上万的却叫人害怕,不破城就饿死,为了活下去,他们拼了命要进城,最终他们也成功了,大批难民涌入东皋城,干起了抢掠之事,要是谁护着吃的不给他们,他们就杀人。”宋司杰顿了顿,语气有些沉,“难民变成了暴民,还犯了人命案,很快惊动了朝廷,即刻派兵镇压,这些难民里,最后活下来的,都逃窜到了钟和山里,成了山贼。”
  关于这场旱灾,苏锦绣听说过,她要是没记错的话,这场百年难遇的大旱灾爆发时,朝廷几回派人运送赈灾的粮食到廉州等地,如何都不会造成这样的惨相,再说东皋城,若非他们做的太绝,逼急了那些难民,又怎么会让城里的百姓遭受这样的无妄之灾。
  “镇压之后,先皇震怒,即刻下令处置了东皋城当时的一些官员,而那些逃到钟和山里的难民,因为搜找难度太大,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如今的清风寨,就是当初逃进山里的难民所建,之前的大当家是凤末的哥哥,当年事发时,他才不过十余岁,父母亲都在旱灾中饿死了,带着年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