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怦然心动-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观潮的游客们尖叫,震耳欲聋。

  “轰轰轰~~~!”

  钱塘江大潮从堤坝穿过的瞬间,苏灿还看到潮水中有一条条鱼高高跃起。

  潮水拍打堤坝,很多人的衣服都被打湿了,被淋个落汤鸡,还有人被浪花给拍打到堤坝上面去了,场面一度凌乱,直升飞机在这巨浪里面穿梭,摇摇晃晃。

  以前有人说过钱塘江浪潮雄伟恢弘,气势磅礴,在电视上通过银幕还不能直观的感受到这股惊心动魄的触感,但在这身临其境的观潮下,这人力显得颇为渺小。

  古代那些在钱塘大潮上的弄潮儿该有多高的技艺,才能在这翻滚的巨浪上来去自如啊!

  下午两点左右,苏灿他们心满意足回去。

  不是不想再看观潮了,而是他们三个都没逃过巨浪的洗礼,一个个都比落汤鸡还利落。

  苏灿和刘磊倒还好,毕竟是男生,身强体健,淋湿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李芸就不一样了,她是女生,女生本来就身娇体弱,如果淋湿以后没来得及换衣服,绵湿几个钟头估计都能进医院打退烧针了。

  于是一班人果断撤退。

  还有一天时间,就是五一小长假伊始了。

  刘磊李芸两人回各自的学校换了一身衣服,在傍晚时分又和苏灿汇合到一起,找了一间临湖的饭馆,把酒言欢。

  刘磊喝了点酒,说道:“灿哥儿,我很高兴有你这样的兄弟,以后的十年乃至二十年,我们一直都是兄弟!”

  他今天说的够多了,把以前曾未说给李芸的话也一并说了,李芸心里也自然有一番感触。

  今夕何夕。

  是最大的写照。

  苏灿没有说话,他望着临湖的景色,夕照将湖面镀上了一层金芒,日暮炊烟起倦鸟归巢,一副和谐的画卷,但是他又想到了很多,那些都是无法述说的。

  “今晚十点我就要走了。”苏灿喝了一口啤酒。

  “买好票了么?”李芸问。

  “买好了。”

  刘磊说,“那注意安全。”

  “一定。”苏灿下一站是内蒙古,他还没联系赵顺和李安然,当然他明白,两人五一小长假肯定是不会回平海县的,毕竟来回的时间都不够。

  苏灿他们的欢乐盛宴到这里结束,但有不是落幕,从这里开始,苏灿将要前往他乡,那八千里的云和月还在等他,拉开一个绚灿的征程,追寻那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晚上刘磊和李芸为苏灿送行,火车站候车室内,刘磊活跃起来了,拉着苏灿说话,嗓子哑了都不要停。

  刚好车站的广播室内响起熟悉的曲调,苏灿和刘磊一瞬间泪目了,没有人能理解为什么,包括李芸在内。

  到后来苏灿唱起歌来,“他们说城市里男不坏女不爱,怎么也想不明白!妈妈说真心爱会爱得很精彩,结果我没有女孩!”

  “哎哟往着胸口拍一拍呀,勇敢站起来,不用心情太坏~”

  ……

  内蒙古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

  这里有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呼伦贝尔大草原,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有八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这里终年天寒地冻,冰雪不化,这里可以看到极光。

  海尔拉火车站。

  苏灿下了火车,在来的路上他早就准备好了大外套,知道这里尽管是快五月份了,但还是寒冷无比,倒春寒更是常见的气象。

  此时是凌晨五点左右,除了出车站的人群以外,火车站广场上面只有零星的站了几个人,那些人要么是拉客跑夜车的,要么是拉人住房,也有漂泊终无定居的流浪人。

  海尔火车站位于黑龙江中路与海尔路交汇处的南侧,靠近海尔立交桥,周边主要是商业区和住宅区。

  远处使海尔拉购物中心,霓虹灯亮化工程程亮无比,虚幻的色彩连天绚灿,不远处是红绿灯斑马线,林萌下有零星的车辆行走,一个巨大的三角广告牌不断转换广告,一个时髦的女郎一口白牙,露着酥胸,妩媚无比,这清凉的打扮让苏灿都觉得有些冷。

  没错,这里的气候实在是天冷了,尤其是现在这种时候,更是冻得苏灿牙关都打打颤。

  “真冷啊!”苏灿抱怨了一句,搓了搓手,呵出一口热气,在他的面前萦绕,最后他到一个公交站台底下,把行李打开拿出外套穿上,这才暖和了不少。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注意到海尔拉这个广场的名字叫宝龙广场。

  苏灿看了一下时间,觉得还太早,现在就去打扰赵顺的清梦有些不太好,干脆也就找个地方呆一会儿。

  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店子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苏灿进了一家麦当劳店,店内挂着营业的牌子,可惜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店内唯一的员工也手托着下巴站着昏昏欲睡,脑袋不断的点头,不过他听到有脚步声,还是睁开了朦胧的睡眼,迷糊的说,“欢迎光临~”

  苏灿和气的点点头,那店员又有些瞌睡,他没太在意,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麦当劳店内有暖气,十分舒服,吹在身上,那些透体的寒冷都从四肢百骸消失了。

  “给我来一份热的咖啡,不加糖,谢谢。”

  “好的,稍等一下。”那店员又睁开了眼睛,搭耸着脑袋开始做起生意来,毕竟这里是顾客至上,更可况轮到他值夜班,也要应付突发的事情,毕竟晚上也有很多不睡觉专门惹麻烦难缠的客人上门,很不幸苏灿就是这样难缠的客人。

  苏灿从背包里拿出手机,手机已经停电关机了,现在这个时代可还没有充电宝,在长途旅行中,一般都会预备一块备用电池来预防突发事情的发生。

  不过他有些更好的办法,直接拿出充电器,把麦当劳当做自己家一样找了一个电插座开始充电。

  冒着热气的咖啡端过来,那店员此时也没有了睡意,反正闲着没事,瞅了几眼发现苏灿的行头像是长途旅行过来的,像是那种一个人走南走北的旅客,但仔细看几眼,他面貌稚嫩,唇红齿白,一副乖乖男生的模样,很让他好奇,于是也就过来和他聊天。

  通常陌生人的聊天正常人都会警惕,但苏灿面对这个人很放心,一个搭耸着脑袋衰仔模样的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不怀好意的坏人。

  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在这漫长的时间内一个人等待无疑是难熬的,而有一个能够说话解闷的人,那自然是非常好的。

  更可况苏灿初来乍到,对这里都不熟悉,正好需要一个向导来了解这里。

  这个店员很明显是话唠,喋喋不休,一副掏心掏肺的样子全部说给苏灿听了,他听完以后对这里有一个大致的想法,这里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或者说像海尔拉这种中心城市也只是勉强达到三四线城市的样子,经济不发达,而且这里汉藏混居,少数民族在这儿比汉族人生活的要好,在大街上看到有穿着异域风格的汉子持刀上街也不要惊讶,连警察都不会管的,这里是他们的习俗。还有一个就是这里也并非跟外界汉人们想象的那样,每个人都是起马上学的,包括少数民族在内,他们都是是坐公交车上学,毕竟国家政策汉化还是不错的。

  店员和苏灿聊到天亮以后,来麦当劳的食客越来越多,他也就顾不上再和苏灿说话了,不断有人过来买东西,等到他忙完以后在来看苏灿的时候,他已经悄然离去了。

  六点半,苏灿在一家面馆解决早餐,不过有些吃不惯,应付肚子是没事的,然后他给父母发了信息过去报平安,又给程可淑发了信息,给刘磊和李芸说平安抵达,最后才打电话给赵顺。

  程可淑回短信很快,就一个字,“好。”

  不过又回了一条,“中午打电话给你。”

  苏灿知道,这个点程可淑应该起来在操场上跑步晨练,能够抽空回一个好字都是非常意外的事情。



第七百三十三章 从此,不复再有阳光


  街道上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雾中,商业区的霓虹线条拼凑在一起,坚硬的天际线隐没在晨光里,高楼大厦的斜上方,隐隐约约的红光托出一轮旭日,没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静上升。

  宝龙广场越来越多的人群集聚,渐渐的有黄金商业中心的迹象,车流和人流交汇,在那红绿灯斑马线里井然有序,红灯时分车辆挺稳在斑马线前面,人群簇拥着过斑马线像大片大片黑色的云朵。

  抬眼望,远处是纵横交错的高架桥,车辆频繁的流动。

  这个时间正是这座城市最繁忙的时候,城市里居住的人们井然有序,上班的上班,读书的读书,奔往各地的开始启程。余秋雨说过,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热闹的镜头,一座高贵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天上有几抹孤独的云霞。

  当然苏灿现在是看不到云彩,他正瞅着地图,准备去赵顺他们学校呢。

  很可惜的是苏灿研究了半天也没有搞懂这路线到底该如何走,地图上有太多地名看不懂,那些文字特别拗口,最后没有办法还是只能催赵顺过来了。

  赵顺那边很爽快,听到苏灿来了,精神振奋,当即连早课也不上了,直接翘课来宝龙广场接他。

  早晨的空气很冷,海尔拉这边确实能够冻得死人,南方人不适合在这边生活。

  苏灿站在公交车站下不断搓了搓手,来回的走动暖和身子,吐出一口热气凝聚不散,这可不是什么玄幻修真里的内家真气,而是空气中的温度过于低了把热气都给冻结了,光是内蒙这边都这么冷,要是黑龙江或者俄罗斯那该是怎么样一副寒天冻地的景象啊?当然这个问题没人去回答他,而苏灿也不可能真傻到跑到俄罗斯去体验一般身临其境的感受。

  赵顺在苏灿通电话以后半个小时内就赶到了,这说明这里距离他的校园还是距离不远的。

  一辆橘黄色的夏利车停在街道边,车子里的人招手,苏灿呵了一口气,赶紧小跑过去,坐进车内,关上车窗。

  赵顺如今有了很大的改变,先从第一眼看过来,皮肤白了很多,没有以前那么黑了,估计和这里的天气有关,毕竟海尔拉天气经常是阴天,像大太阳这种好天气很难一见。

  然后就是穿着打扮,他也从高中时代混混小子变成了沉稳的男生,很有气质,一副哲学思想者,不过随着他吊儿郎当的嘿嘿两声,还是让苏灿很快就认清楚他的本质。

  呼伦贝尔学院给人印象很大,不是特别的大,反正一踏进校园里面就是望不着边际,然后就是白茫茫的雾气萦绕着教学楼,那些零星的学生捧着书走在云雾里渐渐隐没,很有人文高雅的味道。

  赵顺拉着苏灿逛了一圈,这里有宏伟的建筑,也有异域风格的建筑,还有彪形大汉般的内蒙古学生,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族学生,在这里汉族人不是唯一的。

  赵顺读的是马哲专业,以后就是出来当思想老师的。

  苏灿愣了愣,脑海中补了一副这样的画面,斯文的赵顺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着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劝导别人不要打架,那个在蝉鸣夏天里拿着板砖嗷嗷冲上去的混混少年也消失在时代的风暴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