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是做什么?”她嘴上质问这,好像很正值,可她手里的银子还拽得紧紧的,没有要塞还给三娘的意思。
“这是孝敬贵人的,劳烦贵人帮个忙。”
她心虚的环顾了一下四周,见没人瞧见才悄悄塞进衣袖里:“说吧,帮什么忙?”
三娘凑到那宫婢耳边道:“劳您去徐才人那里走一趟,就说祁瑶最近不太好,让她多关心关心。”
那宫婢听得稀里糊涂的,问她:“谁是祁瑶?跟徐才人什么关系?”
☆、第三百六十三章 惊人的秘密(二更)
宫里女人谁都不省事,三娘自然不会跟她明说:“是徐才人家中的一姐妹,两人感情甚好,祁瑶近来得了病很牵挂徐才人,故而才让我过来捎个口信。就期盼着徐才人能去一书半信,好让病中姐妹安心。”
那宫婢似乎不信:“哪有姐妹感情如此好的?你该不会是糊弄我”
三娘忙道:“您大可去转告,若是徐才人不紧张此人,你便随意糊弄过去。左右银子是给你了,怎么都不亏。”
宫婢闻言觉得有理,摸了摸袖里那锭沉甸甸的银子,面上露出笑颜:“人家徐才人可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我要给你捎信可不容易,这五十两”
还真不是什么神省油的灯,这就开始跟她讨价还价了。
三娘也没办法,现在能让徐嘉柔招她入宫最为重要。
她又从腰间取出几个碎银,粗略估计有十两左右:“这些您也拿着,麻烦贵人通融通融”
那宫婢喜盈盈的接过那些碎银,再顺手往自己衣袖里塞,装好之后才道:“行了,话我会带到了,放心吧。”
三娘怕她拿了银子不办事,便又道:“如果那边能收到徐才人的消息,还会有五十两的酬劳,届时我还会在此处将银子给您。”
一听还有五十两拿,宫婢可高兴坏了,加起来就是一百多两银子,够她出去之后生活好几年的。
“成,你就放心吧!”宫婢笑着保证,心里乐开了花。
三娘这才行了个礼:“那便指望着您了”
宫婢笑着道:“我说会给你办好就一定办好,成了,我现在还有事情忙,记住你的承诺”
三娘连连道是,目送这宫婢走远。
如今之际只能等了,一边是少漓找苏丞相,一边就是这宫婢给徐嘉柔带的话。
现下太阳已经落山,三娘还得回去一趟,赵氏依旧昏迷着还不能回去,她得去把这慌圆一圆。
让车夫马不停蹄的把她送到王府后门,却见张临在路边掌着灯东张西望。
三娘结了车夫的银子,径直朝张临走去:“在这里等谁呢?”
张临与她还隔着一段距离,他便把灯笼拎起来一些,这才看到是三娘。
“小姐可回来了,小的方才送陆公子回去之后又折回去找您,结果看门的说您已经叫了别的车走了。小的怕您回来进不来,便在此处候着了。”
三娘点了点头,问他:“府里没人问起母亲的去向么?”
张临道:“老爷问起过,小的说不清楚”
这样回答还算好,能给她一些胡编乱造的空间。
“那成,你就谁问都说不知道就行了,剩下的我会处理。”
张临道好,便掌灯领她进了王府。
之后三娘又匆匆去找王文胥了,结果将整个东恒院找遍也不见他的人影。
思及王文胥也常常待在书房里,三娘便又去书房里找,结果也没有人。
都这个时辰了,王文胥会不会因为着急而跑出去找人呢?三娘有些头疼,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麻烦了。
正当此时,一丝丝琴声响起,听着还很耳熟,但她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渐渐的,琴声渐渐平息,只剩下余音回荡在王府中,没想到王家还有人如此擅长琴艺。
突然,三娘想起了什么,还记得她去年秋日也曾听王府有人弹琴。
这时那琴音再次响起,三娘便朝着那琴声而去,她的直觉告诉她该去。
随着琴音的流动,三娘一步步的朝着那个方向走去,不知不觉竟走到了三房那院子里。
三房屋里已然点上了烛火,三娘想兴许是王三爷同胡姨娘两人**呢。
一阵烦闷,三娘便打算离去,还有一堆的事情要做。
结果刚迈出一步,她便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你到底要怎样?当年欠你的我都还上了,我救了你的命,让你衣食无忧”
只因隔得远,三娘隐隐约约就听见这么一句,其余的都没听清楚。
三娘便绕到到院子后头去,那里离里屋更近一些,能听得仔细。
待她绕过去之后,果然能将里头的说话声听仔细,虽然也不大声。
三娘将耳朵贴在墙上,便听见胡姨娘的声音:“纸是保不住火的,你想瞒一辈子本来就不可能。与其来我这里兴师问罪,不妨去找她,免得晚了要出事。”
王文胥的声音又再次响起:“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要是敢对她动手,就休怪我不客气!”
“哟,脾气还不小,我就算做了,你能把我怎么样?你也不看看你现在成什么样子了,你想护着她,也得掂量掂量。”
“我要是早知道你是这样的女人,当初就不该救你!”
胡姨娘的声音突然变得愤怒:“我一直都知道你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只是没想到你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明明是你对不起我在先,你救我不是因为内疚惭愧么?如果当初你没救我,我想你现在也不能心安理得的活着吧?”
三娘扶着墙的手突然不稳,整个人都愣住了,什么叫做王文胥忘恩负义在先?难不成他真跟胡姨娘有一些不得人知的往事?
如果真是这样,赵氏今日的反常就说得通了,她肯定是知道了王文胥与胡姨娘的什么事情,故而才气愤远离。三娘还记得赵氏说王家的人她都不想见,照三娘对赵氏的认知,她并不是个会胡乱撒气的女人。那么大胆猜测一下,赵氏之所以不想回王家,兴许是王家人大多都知道这件事情。
王老太爷、王老夫人、二房?
估摸着王三爷也是那个被蒙在鼓里的,否则照他对胡姨娘的上心程度,不可能对王文胥还这么客气。
这样想着,三娘有些按耐不住,继续贴到墙上去听。
随后再没有了声音,三娘猜想王文胥应该是走了。
三娘也赶忙站起身,平息一下心情,打算去追王文胥。
她想王文胥应该会回东恒院,因为赵氏还未回来,他肯定很担心,想着会不会赵氏已经回去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唉声叹气(一更)
故而三娘虽未见王文胥身影,却一路朝着东恒院而去。
摸黑了半天,三娘可算是见着东恒院的亮光,虽然并不明亮。
这会儿东恒院还没上门梢,她便径直往里去。
正屋的门大大敞开,三娘正待进去,却见王文胥风风火火的又从屋里出来了,看样子似乎要出门。
他见了三娘显然一愣:“你怎么过来了?”
三娘脑袋里还一直盘旋着方才王文胥与胡姨娘的那些话,心里头还有那么一些不平静。
但现在她不方便戳穿,何况戳穿了两人之间更加尴尬。
“我是来告知母亲去向的”
王文胥听三娘这么说,焦急问道:“她现在在哪里?快带我去找她。”
三娘摇摇头,道:“母亲不让我说,不过您放心,她这会儿好好的,没什么事。”
听她这么说,王文胥总算放心了一些:“如此就好,对了,她现在什么情况,还在气头上么?”
赵氏对王文胥虽有怨言,可都是嘴硬心软,她对王文胥可谓是用情至深。像今日三娘偷听到的那些话,赵氏既然知道了,恐怕很难接受,更别说原谅了。
三娘叹息一声:“母亲气得很,本来是连我也不肯见的,却耐不过我软磨硬泡。”
王文胥颇为无奈,心里头也是烦闷异常:“她这人哎,就是不肯听我说几句,听风就是雨”
固然赵氏是有些冲动,可这样的事情像赵氏那样的人肯定克制不住自己,换做三娘也未必能毫不在意。
“对了,你是怎么寻到她的?我今儿找了许多人去寻,常来往的人家都走遍了却也不见她踪迹。”
闻言,三娘心中周旋了一下,胡扯道:“是府中车夫告知我的,母亲不愿让人知晓她的去处,让人将她送到西市便遣他回来了,还好那厮看母亲情绪不对多张了个心眼暗中跟了一段路,才发现她的去向。”
左右张临是她的人,怎么编都行。
王文胥问道:“是老的那个?”
他指的是孙叔,三娘回:“是张临,年前替代了张成的那个。”
王文胥点了点头:“嗯,那他知道你母亲的去处了?”
这可不能让王文胥知道,看他这架势,如果知道了赵氏的去处还不赶去找么?到时候就不好圆谎了。
“他哪里知道?他只是瞧了个大概,还是我问出来的,最后也是我去找到的。那西城大得不行,可把我好找。”
王文胥审视般的看着三娘:“该不会是你帮着她哄我呢吧?”
三娘一愣:“岂会?父亲多虑了”
见她神情变了变,王文胥缓和了些语气:“你别往心里去,只是她就这么走了,什么音讯也不给,真让我十分担心。”
王文胥待赵氏还是一片真心的,且不说这么多没有填房纳妾,就说他这么多年了还对赵氏这么上心,也是个长情的人。
“不曾,父亲多虑了。”
他点了点头,恳求道:“你就告诉我她现在在哪里,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要是不好好给她解释解释,她恐怕还得干出什么不过脑子的事情。”
让他见是肯定不可能的,三娘又编道:“我看她情绪不怎么稳,走的时候她才睡下,我觉得父亲还不如让她缓一缓,说不定明儿就好办了。再说了,她差点连我都不见,恐怕您去了也徒然。就让她自己冷静冷静,我这几日在过去劝一劝,等把她说通了,我再叫您过去。如此一来,万事大吉。”
王文胥无处反驳,但心里就是不放心:“那我总不能干坐着等,对她不闻不问吧?”
让他不闻不问确实不行,三娘便道:“要不这样,父亲每日写一封信让我带过去,不论她看不看,好歹证明您记挂着她。”
“也好”
三娘看着王文胥额上的皱纹稍微舒展了一些,又道:“父亲眼下也不是没事做,脱离王家的事情宜早不宜迟。”
一说起这个,王文胥就有些犹豫:“本来是想办的,可现在苏家”
看来他是知道了苏钦玉被扣押一事,还想着观望一下。
这就让她更加头疼起来,苏钦玉那边,暂时还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算皇上想要拔出苏家,也不是一日两日能够促成的”
王文胥惊讶的望着她:“事情你都知道了?”
三娘不做否认,点头道:“大致都知晓了,不过我敢保证不会出问题。其一,这事还未下定论,要反转也有余地。其二,被控制住的是苏家的儿子而不是苏丞相,咱们就静观其变吧。”
王文胥听她说完这番话,目光就没从她身上挪走过:“可惜了,你若是个男儿身,前途不可限量。”
三娘却笑了起来,一个比别人多活了一辈子的人,有这点见解应该不足为奇吧?
“父亲说笑,您这是假设,可我确确实实是个女儿身。”
他点了点头,看了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