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赋-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钦玉沉默片刻,摇摇头:“尚未定下,但晚辈已有意中人,想来我父亲不会阻挠。”
  三娘一颤,心中不免有些异样,即高兴,也担忧。
  高兴是因为苏钦玉口中的这个意中人兴许是她,担忧是因为他口中这个意中人说不好不是她。
  吴先生对苏丞相的脾性也颇有耳闻,当年苏丞相便是摒弃了门第之见,娶了意中人。既然如此,苏丞相自然不会为难苏钦玉。
  只是吴先生觉得可惜了,这么好的后生,与三娘似乎没什么缘分。
  “敢问是哪家的姑娘,竟能得了你的青睐?”
  三娘竖起耳朵听,生怕他说了一个她并不熟识的名字。
  可苏钦玉并未直言,回避道:“这话不好说,万一事不成,岂不是坏了人家的声誉。”
  吴先生觉得他言之有理:“也罢,我也就是好奇,别见怪。”
  苏钦玉摇摇头:“先生严重,好奇也是人之常情,我岂会因为这点事情计较?”
  林院士取了书画出来,掸掸衣袖:“这东西放多了,就是不好寻”
  现在书画有了,玉坠也有了,林院士便打算去跟书院里的先生说一说,让人去告知鸿渊书院聚集的那帮学子。
  吴先生同三娘都还没用用过饭,吴先生便说要上灶做一些吃的。
  三娘将她拉住:“先生且坐下,学生给您做一顿。”
  吴先生颇为惊讶:“你还会这个?”
  “只能说懂一些,做出来的东西能吃。”
  其实三娘厨艺还可以,那会儿被望春楼的人冷落在一旁,她自己也会动手做吃的。仔细想来,也是给逼出来的。
  吴先生来了兴致:“那成,你来做,我尝尝你的手艺。”
  这院子里连个侍奉的人都没有,吴先生便要帮着三娘搭把手,生火添柴。
  三娘忙着洗菜淘米,却不知苏钦玉将吴先生拉到一旁去了。
  他与吴先生耳语了几句,只见吴先生满脸惊讶。
  三娘回头准备问吴先生火点着了没,却看见他们两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先生?”三娘出言提醒。
  吴先生这才回过头来看了看三娘,略显慌张:“哦,我方才想起你师公出门的时候未带裘披,想给他送去,咱们这个年纪最不能受寒。”
  京城的春日确实不那么温暖,寒气未散尽。
  三娘不曾多想,点了点头:“那成,我自己来便是,先生记得早些回来,免得饭菜凉了。”
  吴先生道:“成,让这苏公子给你搭把手,一个人兴许忙不过来。”
  苏钦玉微微颔首,三娘则应下:“好”
  见此,吴先生便匆匆忙忙的出去了。
  见吴先生走远,苏钦玉撩起衣袖便准备生火。
  三娘将手里的活放下:“你方才同先生说了些什么?”
  他捡起一块木条,往灶里塞:“不就是林院士未穿裘披就走了么?提醒她一下。”
  苏钦玉这个人奸诈狡猾,撒起慌来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三娘根本判断不出他说的是真是假。
  “你快不快动手,免得一会儿吴先生回来了和西北风。”
  三娘嗯了一声,继续手上的活。
  ☆、第三百二十章 许愿(二更)
  苏钦玉手脚娴熟的点燃灶里的木条,时不时的往里头添柴,火候掌握得挺不错。
  三娘不吝夸赞:“看不出来,你还会做这些事情。”
  他抬起头来,冲三娘温润而笑:“这有什么稀奇,生火做饭都是最基础的事,若是连这些都做不来,那算是白活了。”
  这些言语若是说给京城那些纨绔子弟听,怕苏钦玉要被人笑上许久。
  可三娘却觉得他说得非常在理,不由对他高看几分。
  “你这段时日都在做什么?”三娘问他。
  他不迟疑,直言道:“越笙不是回京了么?有许多事情堆积未处理,这段时间都在忙。”
  “都在忙什么?”
  苏钦玉避而不谈:“你总喜欢管这些事情,对你很重要么?”
  当然重要了,知道什么时候有危机,她才好逃离。
  见她不说话,苏钦玉便站起身来:“想什么?”
  三娘一愣:“没什么”说罢,她继续忙活。
  苏钦玉就站在她身边,看着她做事:“你前几天去凌云寺了?”
  “你怎么知道?”三娘一想,苏夫人也跟着去了,自然就是苏夫人说了的:“苏夫人跟你说的吧?”
  他点了点头:“还不止,她还给了我一样东西,你猜猜是什么?”
  三娘想起苏夫人半道上说要去观音娘娘面前娶贡品,便道:“从寺里带回的贡品?”
  他摇着脑袋,从袖里拿出一只红色锦囊:“这个是你的么?”
  三娘本是随意一瞥,待看清之后满脸惊讶。
  “这是苏夫人给你的?”她说着便要去抢。
  苏钦玉早料到她会有此一举,轻轻踮起脚,避开她的手:“你跟我说说,这是不是你的?还有,里头都写了些什么?”
  三娘经他这么一问,不由皱起眉来,这里头写的可不是什么说得出口的话。
  原来苏夫人是专门坑她的,竟偷偷取了这只锦囊给苏钦玉。
  “我凭什么要说?你快将锦囊还给我,那是我的东西。”
  他不肯给,却赖皮道:“你都不说这锦囊里写的是什么,我怎么知道是不是你的?既然不能确定是你的,那我为何还要还给你?”
  三娘气得咬牙切齿,先不管他,等把吴先生的饭菜做好了,再好好收拾这厮。
  吴先生灶屋里没多少菜,三娘只能随便做点儿,将外头的桌子收拾好,再把饭菜摆上。
  苏钦玉倒是一点儿不客气,顺手就夹了一筷子,边吃边做评价:“将就能吃。”
  三娘瞪了他一眼:“那是给先生准备的,你怎么这般无礼?”
  他丝毫不当回事,又夹了一筷子才作罢。
  一刻钟后,吴先生回来了,见他二人坐在桌边,便笑着走了过来。
  她望着桌上的饭菜,点了点头:“卖相还行,看来你那姨娘把你教得不错。”
  三娘让座给吴先生:“您快坐,再不动筷子,菜就凉了。”
  吴先生拉着他们两一块儿,吃罢了便出了门儿。
  三娘这下才明白过来,为何吴先生喜欢住在这里。
  山的那头,正是日落的方向,夕阳散发的红光笼罩在山顶上,入仙境一般。
  “真是个好地方”
  吴先生看着身旁的三娘,再看了看苏钦玉:“确实是个好地方,我一直不爱热闹,就希望能有这么个地方栖息。辰时看日出,酉时看日落。”
  三娘脑海中想象了一下吴先生所说的场景,竟有些向往:“那便是神仙日子了”
  正说着话,上山那方向传来些许嘈杂之声,有说有笑的。
  吴先生朝那边看了看:“人都来了。”
  上来的只是寥寥数人,见这山顶上的景致便兴起吟诗,瞧着欢乐非常。
  陆陆续续的,从山下上来了不少人,本来宁静的山顶,顿时变得人声鼎沸。
  到人来得差不多的时候,天都暗了。
  书院里的人燃气篝火,点起孔明灯,瞬时这昏暗的天上便仿佛多了几颗星星似的。
  林院士与书院中的先生们领头吟诗,把自己的诗句写在孔明灯上,放之天际。
  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吴先生算半个主人,也跟着过去忙活了,角落里就剩下三娘和苏钦玉。
  “我记得你最爱出风头,怎么今日不过去跟那些人一较高下?”
  他得意洋洋的来了一句:“都是些庸才,何须本公子出手?”
  三娘正想讽他一句,他却又道:“何况又佳人伴身侧,我岂能置之不理?”
  “花言巧语”
  也不知那边具体什么情况,此时诸多盏灯齐放与空中,看着蔚为壮观。
  “小时候听说对着孔明灯许愿,灯就会带着你的愿望飘到天神那里,天神会让你如愿。”
  “那你许一个看看,说不准真能实现。”
  三娘只当是句玩笑话,也玩笑似的许了个愿:“那我希望我能长命百岁”
  这是个很实在的愿望,但对她而言却更多的是感慨,因为她前世活得并不长。还没经历衰老,便匆匆消亡。
  “就这个?”苏钦玉对她许的这个愿颇为不解:“小姑娘都不想着与心上人能同届连理,或是遇得如意郎君,你怎么许了个这么俗气的愿望。”
  三娘没好气道:“你说的那些才俗气,我才不是那什么和德公主,自然不会许那种愿。”
  三娘正想讽他一句,他却又道:“何况又佳人伴身侧,我岂能置之不理?”
  “花言巧语”
  也不知那边具体什么情况,此时诸多盏灯齐放与空中,看着蔚为壮观。
  “小时候听说对着孔明灯许愿,灯就会带着你的愿望飘到天神那里,天神会让你如愿。”
  “那你许一个看看,说不准真能实现。”
  三娘只当是句玩笑话,也玩笑似的许了个愿:“那我希望我能长命百岁”
  这是个很实在的愿望,但对她而言却更多的是感慨,因为她前世活得并不长。还没经历衰老,便匆匆消亡。
  “就这个?”苏钦玉对她许的这个愿颇为不解:“小姑娘都不想着与心上人能同届连理,或是遇得如意郎君,你怎么许了个这么俗气的愿望。”
  三娘没好气道:“你说的那些才俗气,我才不是那什么和德公主,自然不会许那种愿。”
  ☆、第三百二十一章 吴先生往事(一更)
  三娘不是个愚人,她对苏钦玉并非不动心,但她还做不到接受他的这份情。
  一来是三娘从前对情爱早已失去渴望,二来苏家太过复杂,他们所行之事更是凶险至极。她此番重活过来,最期盼的是能安安稳稳读过余生,带着王家人,还有秋姨娘。
  她选择沉默,任由苏钦玉牵着她。
  苏钦玉见她不说话,似乎也没有偏要她回答的意思,就跟这么静静的站着,看着篝火前的众人。
  这是个喧嚣的夜,书院里的众人闹到很晚,近二更天才陆陆续续散去。
  苏钦玉是林院士的贵客,便留在那不大不小的院子里,同林院士歇在一间屋子里,而三娘则同吴先生宿在一块儿。
  众人在收拾完残局之后,便都歇下了。
  三娘睡在榻上,辗转反侧睡不着,惊动了身侧的吴先生。
  “怎么还不睡?想什么呢?”
  三娘忙道:“没什么,可能是今日玩得太尽兴,劲儿还没下去。”
  吴先生却是一笑,竟起身将桌上的烛火点燃了:“我今儿可没见你去凑热闹,何来尽兴一说?索性我也睡不着,陪我说会儿话吧。”
  三娘见吴先生确实不像有睡意,便点头答应:“陪您说会儿话也好”
  “你想不想知道我跟你师公当年你是怎么认识的?”
  每个人都有一些人生经历,三娘其实并不好奇,但吴先生这么问了,她便附和:“先生说来听听。”
  吴先生重新睡到三娘身侧,望着头顶上的帐幔回想了一下:“说起来,我跟他的认识是因为一锭银子。”
  这倒让三娘起了些兴趣,吴先生同林院士都是满腹经纶的文人,怎么两人相识确实因为一锭银子呢?
  “有意思,先生再往下讲。”
  吴先生看了看三娘,笑着继续道:“当年我待字闺中,也是个不安分的性子,时常背着府里的人跑出去玩。我记得那会儿大街上还没那么多稀罕玩意儿,就是个吹糖人的都觉得非常稀奇。然后我就让那小贩给我吹个兔子,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