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豫了再三之后,他还是给自己的父亲打去了电话,将情况细诉了一遍。。。
乔远华与乔冠希的通话仅仅只有五分钟,而挂断后,他却坐在办公桌后呆愣了半个多小时,额头上的冷汗汩汩直冒,与丰日财阀的社长之间的交易全由他一人促成,至于丰日财阀那边动用了何种手段执行任务,连他都一点不知情,自从黎明时分与安田通话之后,到现在差不多过去了六个小时,对方却依然没有音讯传来,谨慎起见,乔远华也没再主动联系,可现在,得知竟然引起了总参二部的关注,怎么能不叫他心惊肉跳。
要是因为丰日财阀那边的行动纰漏,最终引得总参二部的人找上自己,那就真的引火烧身,惹上大麻烦了,就算老爷子最终能够保下自己,自己也绝逃不过被家族遗弃的下场,乔家可不是只有他一个接班人,不会让一个有着巨大污点的子孙继承偌大家业。
终于还是忍不住给安田拨了一个电话,当然,乔远华狠小心地换了一个新的手机号码,那头竟然传来了关机的提示音。
真出事了?乔远华脑子里天旋地转,一阵乏力传遍全身,就在这个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急促的敲响,让得乔远华蓦然一惊,强行稳了稳神思,这才威严地来了一声:”进来!“
秘书程天宇推开门,一脸惶急,脑门上全是汗,乔远华就很不悦地哼了声:”慌慌张张地像什么样子。”
程天宇忙欠了欠身,疾步上前,咽着口水说道:“乔总,出大事了。”
乔远华脸色微微一变,他狠清楚,程天宇为人厚重,跟了他十多年了,是他身边最为信得过得几人之一,如此慌张得模样,实为罕见。
“说。”
“乔总,伯克希基金那边传来消息,坚利美总部发现了亚太区的不当操作行为,已经派人下来查证。”
只听了一句汇报,乔远华的眼瞳便是骤然收缩,脸上吃惊不已,眼下,南希地产与鼎盛集团之间的金融博弈正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双方投入的资金总和接近一千五百亿,要是这个时候伯克希亚太区出了问题,被总部勒令撤资的话,那就全完了,南希地产与伯克希基金的合作告吹还在其次,关键在于,南希地产之前投入的一百五十亿的资金便会成了水漂。
………………………………
思路卡,再停更一天
最后的收官阶段,情节需要多构思一下,再加上这两天工作比较忙,更新缓慢,望书友们见谅
………………………………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全面部署
一百五十亿资金的流失,对于南希地产来说是难以负担之重,不仅会陷入严重的现金流危机,还会导至股价大幅下跌,甚至连母公司南希集团的股价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另外,下月就要上马的重头戏—华夏塔竞标,之前的全盘策划将被彻底打破,一系列连锁反应之下,整体损失怕是连三百亿都不止。
以上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乔远华在脑海中算清的一本账,使得他的脸色如覆盖了一层淡淡的阴云,目光森森。。。
程天宇双腿并拢,身子微显僵硬,目光低垂,额头瀑布汗,却任是没擦一下,沉默了片刻之后,没等来老板的回应,又咽了咽喉咙,艰涩道:“乔总,我还查到了一个情况,前不久,星洪娱乐账上有一笔三十亿资金过户到了鼎盛集团的账上。”
程天宇跟了乔远华四年多,是后者在集团里最信任的几人之一,对后者的脾性十分熟悉,所以汇报的时候言简意赅,只抓住精要重点,绝不夹杂半点主观色彩的评论与猜测。
乔远华双眼深深一眯,脸色随之更沉了几分,依然没有啃声,想了想后,嗯了声,见秘书没有开口的意思,便不轻不重地吩咐道:“给我约一下,老齐,还有,老付。”
程天宇精明能干地点头应下,顿了几秒,见老板已自顾点燃了香烟,当即欠了欠身,这就办差去了,他当然知道,老板嘴里的老齐,老付是何人,西南某省,除了乔家一家独大之外,齐家,付家,苗家,王家位于第二梯队,这些年,以齐家,付家与乔家再商业上的合作最为密切。
办公室又剩下了乔远华一个人,俱寂无声,一个个香烟屁股在烟缸内堆砌而起,烟雾弥漫。
静思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乔远华的脸上已看不出一丁点负面情绪,脑海中也是逐渐形成了一条模糊且复杂的主线,让他充分地意识到,一次严峻的挑战已经悄然逼近,他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异常冷静,嘴角挂了一丝冷篾的笑意,仿佛自言自语地对空气说道:“还真是不能小觑。。。”
究竟小觑什么?也只是乔远华自个儿心里清楚。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乔远华拨出了三个电话,分别向京都三个关系不错的大家族家主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对方成为南希地产的合作伙伴之一,共同投标华夏塔项目,合作条件相当合理,但有个附加前提,需额外借贷八十亿给南希集团,为期两个月的时间,商场之上,公司与公司之间相互担保,以及借贷资金周转并不罕见,以南希集团整体市值近三千亿,再加上是乔家这块金字招牌作保障,谁也不会担心八十亿的借款有去无回。
当然,牵扯金额那么大的合作,一个电话不可能敲定,按说会有一个较为漫长的你来我往的过程,可乔远华却都只给了对方一天的考虑时间,看似轻率缺乏诚意,其实是有着精准的判断与考量。。。
华夏塔竞标入围的只有四个名额,国内想要插上一脚且有实力插上一脚的家族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僧多粥少,四个名额的获得者在寻找合作伙伴这一环节,很自然地占据着多重选择的优势地位。
随后,又拨通了乔冠希的手机号:“冠希,接下来一段时间,你就安心待在深海市,记住收敛,别再节外生枝。”
乔冠希惊了一下:“爸,出了什么事?”要知道,对于鼎盛集团全方面的围剿计划,是父亲经过深思熟虑详细制定,乔冠希很清楚父亲的性格,向来是谋定而动,轻易不会改变定论,除非发生了重大变故。
乔远华有些不满地哼了声:“愚蠢,总参二部的人出面,对你亮了身份却没有拿你怎样,难道你还不明白意思吗?那是对我们乔家发出警告,再不适当收敛,就太不识趣了。”
乔远华这话是说一半藏一半,有关自己和丰日财阀的私下交易,即便是亲生儿子也不适合透露。
乔冠希将父亲所言消化了一下,随后语气变得凝重:“爸,我怀疑这背后是华家的手脚,只是我想不明白,华家就是个纯商业家族。。。”
“好了,胡猜瞎想屁点用没有。”乔远华不耐地将之打断,随后语气陡然一变:“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港股市场,我收到消息,伯克希基金总部已经有人盯上了亚太区,你找你那个大学同学商量一下,我只有一点要求,即便伯克希基金没有后续资金支持,但之前约定的数字绝对不允许临时撤走。。。必要的时候,可以把话挑明,现在大家同坐一条船,船沉了大家就一起死,你那个大学同学私设的老鼠仓,一旦被曝光的话,不仅他要声败名裂,还会连累他背后的家族。”
乔冠希轰然一震,满眼的震惊与恐慌。
。。。。。。
就在乔远华进行全面部署之时,华婉婷也没有闲着,得知如愿将乔冠希留在深海市之后,便是与克里斯丁进行了一次会面,双方约谈了近两个小时,达成了共识,接着分头行动。
克里斯丁给万里之外的坚利美打去了一个越洋电话,之后,又联系了两家规模中等的投资基金。
华婉婷则是主动联系了京都的徐家,钱家,王家,这三个家族狠早就表露出了与鼎盛集团的合作之意,之前合作的谈判一直在洽谈进行当中,这也是华婉婷有意缓上一缓,目的自然是在等待一个最佳时机,眼下,时机终于成熟。
另外,原本鸿辉集团也是备选合作伙伴之一,不过几天前,鼎盛集团的信息部发现,有大笔出自鸿辉集团的资金对鼎盛股份进行了抛空,因此,被华婉婷直接拉入了黑名单,对于慕容家族屡次两面三刀,她是彻底深恶痛绝,双方再没有了合作的基础。
眼看就要到下班时间点,华婉婷接到了二姐的电话,后者提出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见面详谈,华婉婷应了下来。
………………………………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合作
悠然茶坊,一间幽静的包间内,亮着护眼的明黄色灯光。
服务生送上了一壶龙井茶,几谍小吃之后,便欠身退了出去。
一张四方桌旁,二姐与华婉婷相对而坐,略作寒暄之后,二姐翘着兰花指,托起水杯抿了一小口,定了定神思,就转入了正题,将接下来的谋划向华婉婷全盘托出,至于谋划背后涉及到的凶险之处,则是只字未提。
二姐自有着分寸,对面的女人在江大豪的心目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彼此之间只能是明面上的合作,而绝不能试图引华婉婷陷入暗地里的“漩涡”之中。
这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
华婉婷默默地聆听,面上依旧显得平静,心中却是波澜微涌,二姐的真实身份,以及下一步的谋划着实让她震惊,同时也为二姐一家当年的不幸暗暗叹息,豪门之中,外在风光之下,却是亲情如水,甚至反目成仇,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悲凉,相比之下,华婉婷觉得自己就幸运得多了,她的母亲虽然去世得早,但父亲对她疼爱有加,与华少龙之间的姐弟感情又是极好,而且,她还逃脱了家族联姻的命运,拥有了一个令她深爱并且可以毫无戒心付之信任的丈夫。
“华总,今晚我约你来,是想和你当面淡淡接下来的合作可能。”二姐也知道自己的事华婉婷不好发表评论,将情况言明之后,便单刀直入地挑明目的。
严格来说,两人之间并没有太深的私交,只能算是商场上的合作伙伴,没必要弯弯绕绕搞得太复杂。
“二姐,称呼我婉婷就行,你说。”华婉婷就微微一笑,静待下文。
二姐婉然一笑,这就改了称呼:”婉婷,再过两天我就会动身前去某省,南希集团内部比较复杂,董事局里的一共十三席,除去乔家占了五席之外,另外八席,我已经争取到三席的支持,另有两席还在争取当中,要想罢免现总裁取而代之,至少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支持率。。。关键还在乔家内部,乔华远占有一席排除在外,目前有两席对我表示了支,另有两席的态度有些模糊,不过,我有信心争取过来,这些年,乔远华出任总裁对南希地产太多照顾,很多人都对他不满,当然,所有的前提是乔家老爷子态度中立。”
话到这里顿住,二姐提起水壶为华婉婷的茶杯续水,华婉婷明白对方的意思,将必要的内幕摊开,这是合作的前提,沉默了片刻,若有所思地道:“你确定乔家老爷子一定会保持中立态度?”
二姐十分肯定地点了下头:“我确定。”
华婉婷黛眉微蹙,又不动声色地想了想后,眉头舒展开来,淡然问道:”你有几成把握?“
二姐没有仓促回答,思忖了一下,方才张开一个巴掌:”就目前来说不超过五成,如果我们之间合作的话,最少有八成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