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死!“
”快点闪开,那小杂种有准备”
“散开点,别怕,小杂种只一个人!”短暂慌乱后,红斑汉子大声地指挥着“大牛,二牛你们从那边上,黑猪你们三个散开点”
随着汉子们散开,石块越来越少了,红斑汉子们呼次呼次地喘着粗气离山洞却越来越近。
十丈,五丈,三丈。。。。。。。
少年都能清晰地听到汉子们粗重的喘息和脚步声,红斑汉子们却听到的是咚咚咚沉闷的敲击声。
“不!”红斑汉子望着伴随敲击声越来越急,石屑碎土滚的越来越密,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疯了般尖叫起来“快躲开,快躲开!”
………………………………
第三章 太平要术
红斑汉子们距离山洞就丈许的距离了,逃命的尖叫声还未落,如同印证红斑汉子的想法一般,整个山洞洞口就像庞然大物活了过来,哗啦一下整个塌将下来,顿时拳头大小,磨盘大小,甚至澡盆大小的石块如暴雨般地沿着洞口的陡坡劈头砸脸地向下滚落,石块中间还间杂着几根大木头。。。。。。
红斑汉子们绝望的尖叫声噶然而至,牛角山的宁静被轰隆隆的巨响完全打破了。良久,直到最后一块麻石晃悠悠地停住,红斑汉子一行六人连人带刀箭几乎都完全被掩埋在了石堆杂木之间。
少年惨白的脸出现在洞口,他支着耳朵,满带恐惧与警惕的眼睛四下打量了一番,而后那少年略显迟疑地蹒跚着顺着石堆爬到离洞口最近的红斑汉子面前,扒开石头后在红斑汉子们身上一阵乱摸。。。。。。。
约莫半个时辰后,少年坐在那片狼藉的洞口,宽大的衣服正是原来红斑汉子身穿的,那条被狗咬伤的腿也用麻布包扎得整整齐齐,虽然血渗得麻布斑斑驳驳,但上完从汉子身上找来的金疮药后看来并无大恙。少年身边短刀,长弓,箭矢,衣物及杂物等都随意地堆放在一起。少年口中一边嚼着从汉子们行囊里找来的干肉,一边用手摸着五六个皮制水囊沉沉地思索着什么。
树林外面的时候,那黑壮汉子说大贤良师要兴大事了,难道是张角要发动黄巾起义?
莫误渠帅大事,速速办完此事后赶往广宗,广宗不正是三国冀州地区?
自己被追杀的十八天,一开始信徒人很多,但都是一窝蜂地追,从六七天前有了那该死的黑狗后,也就这几个汉子一直不依不饶,想来那怪人认为这七八个悍卒足以解决自己,如今他们反倒被全部解决了,那么我暂时是安全的?
接下来自己再做什么呢?村庄肯定全都是不能去的,那里都是大贤良师的信徒,一旦自己被信徒看到绝对会被他们愤怒地撕碎,那该去向何处呢?至少此地绝对不宜久留。
这十八天来,小命一直难保,时刻都紧绷着神经,稍有不慎便万劫难复,既然暂时算安全,正好来捋一捋。
自己一介书生,还好读大学时有过军训,平常又喜欢军事,三国游戏也把光荣公司的三国群英传几个版本都玩了,网络小说虽看过不少,甚至三国类的穿越小说都看过几本,问题是别人穿越不是王子皇孙,就是自带技能bug,但自己过来,却连小命都不确定能否保住,甚至连个名号,身份都没有。
似乎牵扯到了伤口,少年咝了一声,挪了下屁股,换了个稍舒服的姿势依然呆呆地沉思。
记得三国群英传的片头每次都是,184年,因叛徒告密,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悍然发动黄巾起义,是年,天下大乱,黄巾军攻打郡县,杀贪官污吏,势同破竹,顿时天下大动,响者云集,州府各路,全线告急,京师震动,汉灵帝派大将军何进镇守京师,命北中郎将卢植率五校将士前往冀州。镇压黄巾军。。。。。。是年,张角病死军中,黄巾军失去首领。。。。。。
难怪自己偷了怪人道书这么大的事,那怪人都不亲自来追杀,大贤良师这是火烧眉毛,要亲自去主持起义大事啊。万幸万幸!据史料记载,那怪人活不过今年了,况且一旦起义,必定事物纷扰,只要自己安心在这山里躲上个一年半载的,到时必然万事大吉。
想到这里,少年心中方才大定,仰头喝了口皮囊里的水后,扶着山洞壁蹒跚着从洞里提出个麻布包,那包裹赫然便是十八天前从怪人那里偷来的那只。
少年的呼吸稍显急促,这些天忙着逃命,太平要术到底有何神奇,一直都不曾仔细体会,少年慢慢地打开包裹,抽出一本太平要术,摸了摸那非皮似皮,非革似革怪异材质的封面,太平要术豁然被翻开。
少年的眼睛不由得越睁越大,因惊异而张大的嘴巴也不停地抖动着,带着难以置信的神情,又迅速抽出另外两本,一阵乱翻。
太平要术共分三卷,乃南华老仙赐给张角的,少年读着读着不由得心里一阵发紧,这甚至比他自己莫名地穿越都令人震惊,倘若真如太平要术所述,他都怀疑这个世界还是不是以前的那个世界同为一体了。
太平要术书中言道,南华老仙得道成仙,为庇佑后人能荣华富贵,香火不断,故在飞升之际成书三卷,留与其后人。
张角正是南华老仙的后人,老仙留书乃为家族传承!那么这三卷书岂只是道书而已,分明便是仙书啊。
太平要术卷一为南华老仙本尊所修仙法《太平经》,依经书所言,修炼此经可逐步臻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化虚乃至羽化登仙的地步,经书道:法为本之表,神乃法之本,太平经为太平要术之本,太平法术,太平武术为太平经之辅,本辅相依,水火并济,可期大乘。
太平要术卷二为太平武术,罗列了南华老仙收集研习的以太平经为本的各类武功,什么腿脚拳掌头膝肘,轻身防御恢复射,甚至无论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铄棒拐子流星,什么带尖儿,带刺儿的,带棱的,带刃的,带绒绳的,带锁链儿的,带倒齿钩的,带峨嵋刺儿的里面全都洋洋洒洒,一应俱全。
太平要术卷三为南华老仙多年来收集研习的以太平经为本的各类高明法术,其间包罗万象。书中言道世间之人多为凡夫俗体,沉珂愚钝,乃至万中难有其一才有修炼法术之机缘资质,而资质也还细分成三六九等,道法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若资质都排到九等之外,最多也只是略微比常人聪颖,非逆天机遇难有小成,况乎俗人无炼化之本法,故皆为碌碌者,若资质超常者,尚偶能自悟些许神奇之术,便为世人所敬仰。
书中还言,五行相生乃是根本,以木…火…土…金…水的次序,木能生火,火可生土,五行中土居中,色尚黄,黄为大吉之色,土能生金,而金再生水,五行相克亦然,以金—木—土—水—火为序,金能克木,木可克土,土居其中,色尚黄,黄亦为大吉之色,土能克水而水再克火。世人天赋资质十之八九难离其中,余者为异人,可生风雨雷电,冥冥乎能通九幽是为召唤,堂堂乎能引天露……
太平要术卷三中,例如医术,毒术,咒术,符术,机关傀儡术等等也是琳琅满目。史载张角善以符术,咒术等游医冀州,奉事黄老道,跪首拜过,以符水咒语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少年揣测张角本身怕是极为擅长卷三,而张角之所以还未在战场上展现其术法神威恐怕与其早早离世是脱不了干系的。
有太平要术,张角为何还会早早离世呢?
………………………………
第四章 太平道人
望着手边的三卷仙书,少年心里一片茫然。
自己了解的后世道家确有太平要术一书,但它明明是分十部共一百七十卷,难道眼前的三卷仙书才是太平要术真经,后世的只是同名而已?
那么,张角为什么有南华老仙赐下的真经还会早早离世?仅仅是如野史里写的若萌异心,必有恶报的缘故?
太平要术就是穿越的奖品?
修炼还是不修炼呢?
身在宝山还空手而归?
沉默良久,少年甩了甩头,接连下定一连串决定。
从醒来之后,因为这太平要术,自己一直被追杀,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甚至连名号都没有。眼前就这点依仗,倘若仙书是真,从此以后便呼风唤雨,在这乱世也能逍遥自在,就算仙书是假,反正这一年半载的自己也不敢露面。
即来乱世,我不是少年,少年也不是我,我即是少年,少年也即是我,既然如此,莫若自取响亮名号。
俄尔,宛如福如心至,少年猛地一手指天,大声疾呼“自即日起,吾为太平道人,姓李名自成,号闯王。”
——————————————————————————————————————————————
牛角山,地处冀州西北,位于太行山脉深处,人迹罕见,植被繁盛,云雾缭绕,水灵山秀,其间两座最高山峰一南一北,形似天牛之角,此乃其名缘由。
自称李闯王的少年,担心行踪泄露,处理完南峰踪迹后,一路逶迤,从此在北峰向阳处安顿了下来。
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北峰最大的那块龟状岩石的背上,李闯王盘膝而坐,乘着紫气东来之际,取烈日之精华,依太平经要义炼精化气;
夕阳西下,皓月当空,还是那块龟背石上,乘着月华散逸之时,李闯王盘膝而坐,取皓月之精华,依太平经要义炼精化气。
山中无岁月,世间已千年。
也许确实是天高地远,踪迹难觅,也许起义事大,张天师确实是抽不出身,自从李闯王到了北峰后,便一直无人打扰,他饿了就在山中捕猎采果,渴了就在山脚下的水潭里畅饮,累了就睡在龟背石边的洞穴里,除此外,这少年便昼夜在龟背石上研习太平要术,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转瞬间,春去秋来也。
牛角山的这个秋天似乎更冷冽些,随风越来越多的落叶飘下,在日精月华的洗涕下,李闯王坚持修炼大半年的太平经终窥得门径,这日,久未有人声的牛角山突然响起大笑“哈哈哈!上天诚不欺我,我李闯王总算是练气一层了。”
牛角山下的水潭里,碧波荡漾,水草摇曳,那个自称李闯王的少年正一边得意地大笑,一边清洗着从身体里排出的黑臭杂质“这太平经真乃神物也,一层炼气便能让我头清目明,身轻气爽,简直就是脱胎换骨一般。最关键的是从现在起,我李闯王便可以学法术和武术了,看我来呼风唤雨,哈哈哈!”
身轻目明是真,呼风唤雨还是力有未逮。
翌日,李闯王在龟背石上以练气一层的修为尝试修炼法术,他突然发现太平要术所言非虚,经书上说:常人除天赋资质分三六九等外,人在五行之内,所以施展法术也有金木土水火的限制,金体施金法,木体施木法,依次来论,就算异人体质施异法,比如风雨雷电等,但一切都离不开自身修为。
半年的时间,李闯王在无人指导情况下就能自行修炼太平经至窥门入径,修炼天赋资质自是优等。但是太平要术上说呼风唤雨术那是需要风体的异人天赋才能修炼的。
最简单的呼风术——风旋,哪怕李闯王按照术法要求运转丹田之气到了指尖,大喝“风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