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漫看见她们也高兴,特别是对待刘姑娘,更是与以往不同。留三人在东辉院吃了晌饭又去厅屋里说笑一阵后,才把她们送走。
晚上,陆漫刚刚上床,谢家突然来接绿绫,说谢大奶奶发作了。
谢家知道陆漫现在身子不太好,不敢再麻烦她,就退而求其次请了绿绫去。他们家已经早两个月就住进两个经验丰富的接生婆,但他们更迷信陆漫和陆漫带出来的绿绫,生孩子的时候还是想让绿绫守着才放心。
陆漫听了,赶紧让人去后院通知绿绫,让她带着小西去谢府。
她躺在床上睡不着,想到自己当初主动要求去给谢大奶奶顺胎位,希望借此能抱住谢家那根大粗腿……一晃眼,自己已经来这里将近四年了。从当初生死不明的冲喜小媳妇,成为当代“神医”,得丈夫和婆家敬重,还找到了母亲弟弟。其中辛酸,只有她知道。
她希望谢大奶奶这次能够顺利生产,母子平安。上年,陆漫无意给谢大奶奶把了脉,知道她怀的是儿子。
第二天一早把宋默送走,听说绿绫还没回来,陆漫便有些忐忑起来。她又遣人去谢府看看,若有紧急情况赶紧回来禀报。
谢家离长公主府很近,下人小半个时辰就回来报信,说谢大奶奶还没生下来。绿绫让三奶奶放心,胎位正,只是宫口开得比较慢。
午时初,绿绫和小西被送了回来。说谢大奶奶生了一个六斤八两的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看到绿绫和小西一脸倦色,陆漫道,“你们回去歇息吧。”
绿绫和柳春的婚期定在今年十月。绿绫是陆漫最得力的助手,也是她费尽心思一手调教出来的,不仅忠心,人也聪明,学东西非常快。
陆漫的意思是,即使绿绫嫁人了,还是希望她不要浪费自己的手艺,继续当大夫。
绿绫也同意了,她的说辞是,“三奶奶嫁人了都能继续当大夫,奴婢一个下人,更没有一嫁人就不做事的理儿。”又得意地说道,“再说了,奴婢一年能收入三、四百两银子呐,还不算物什,比他拿的奉禄还多。”
下晌,阳光明媚,天气晴好,陆漫带着姜玖、姜悦、二猫二狗去了府那边。她们没有直接去鹤鸣堂,而是从芍药圃往南到了镜湖,再往西到了兰汀洲,再绕去鹤鸣堂。
半路上,老孩子老驸马又找了来。老小孩子加上猫狗,一路上欢笑声不断。
姜玖已经十岁了,她不好意思像小时候那样在路上跑跑跳跳,同陆漫一起慢慢走,还不时提醒嫂子注意脚下。
慢慢走着,居然走了半个多时辰。虽然陆漫觉得肚子不好受,又辛苦,但高兴。岁月静好,这种闲散又快乐的日子真不多。
到了鹤鸣堂,二夫人、三夫人、大奶奶和江氏已经领着孩子们在那里了。
长公主正跟她们念叨着明天请官媒去杨家提亲的事。还说有些事她们要忙着准备了,那两人年纪都不小了,争取明年初就把媳妇娶进门。
姜侯爷说的是杨家姑娘,也就是那个二十岁的老姑娘。杨姑娘小时候定了亲,在十五岁时未婚夫病死,后又给母亲守孝,所以耽误到现在。
侯府女主人至关重要,又因为先有洪氏的搅家,所以长公主更加重视这个儿媳妇的人选。在她想来,世子夫人韩氏已经培养起来,侯夫人不一定要很能干,但必须沉稳,大气,没有歪心,不拖家族后腿。
她几经打探,考虑,还是觉得庶女小气了些,当不了这个大家的主母。虽然杨姑娘有“克夫”的传言,但世事无常,任什么把夫婚夫的死算在夫婚妻身上。何况,自家还有个神医坐阵呢。
杨姑娘的父亲现任正四品的京兆少尹,还比姜侯爷小了两岁。接的是三老爷当初的职拉,三老爷对他赞誉颇多,说杨大人聪明正直,家风也清明。最后,长公主跟姜侯爷商议后,就定下了杨姑娘。
长公主感叹道,“等忙完大儿的事,又该给展勋和展鹏说媳妇啰。哎哟,天天忙忙碌碌,看着儿孙一个一个娶媳妇,嫁出去,本宫一天一天老下去,也就该交待了。”
大奶奶笑道,“看祖母说的。我天天求佛主菩萨保佑您老人家能长命百岁,您在,我们家才有主心骨。我还巴望着宇哥儿、敏哥儿讨媳妇的时候,您能出点私房银子呢。”
江氏又赶紧笑道,“是呐,是呐,我也天天求着呢,求祖母长命百岁。”
陆漫也凑趣道,“祖母看看,您的两个孙媳妇求佛主菩萨保佑您活到一百岁,还有一个孙媳妇想着法的提高医术,想保您老人家活成个老妖精。您多有福啊!不过,不光小子们讨媳妇想您的私房银子,我家姐儿嫁人的时候也想您多给点子嫁妆银子。”
众人大乐,长公主哈哈笑道,“本宫若能活到小哥儿、小姐儿们娶媳妇出嫁,再多的私房都愿意出。”
三夫人又笑道,“看看这三个小媳妇能耐的,天天盘算着老祖宗的私房钱。”
陆漫又告诉长公主,谢大奶奶又生了个大胖儿子,取名谢开博,博哥儿。
长公主听得一脸羡慕,看了陆漫的肚子两眼,说道,“若孙媳妇这胎能生两个小子就好了,老二这一房也有后了。”
陆漫心道,你家老二才不稀罕自己肚子里的后人。嘴上却呵呵笑道,“孙媳妇也想啊。”她知道自己肚子里的是儿子,所以回答得没有一点压力。
长公主今天高兴,留陆漫几人在鹤鸣堂吃了晚饭。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破天的妄想
晃眼到了二月下旬,陆漫的肚子更大了。根本就看不到自己的腿和脚,肚皮像要撑破一样,上面纵横交错的血管看得清清楚楚,迈门坎和上下台阶都要有人扶。
她也更加紧张起来。她的预产期是三月中下旬,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般双胎都会早产,可她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早产。
最主要的是,双胞胎不好摸胎位,她不知道这两个孩子的胎位是不是都正。若不正,双胎根本不能按摩顺胎位。以致于她越到后期,孩子长得越大,她的内心就越紧张,恨不得早些把孩子生下来。
绿绫已经住来了上房,她也遵照长公主的命令不再给其他人看病,随时随地跟在陆漫身边。同时,又找了两个有丰富经验的接生婆子住进府里。
长公主、姜展唯、何氏等人也紧张得要命。陆漫若哪天没有去鹤鸣堂,长公主就会亲自来东辉院探望。姜展唯和何氏隔两天就会打发人去东辉院看一看,无事才放心。
最近,朝中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王家破害皇家子嗣的案子终于彻底落定。王国丈和王国舅熬不过重刑,不仅招供了先太后指使人给李妃、先刘三夫人下毒,因当时的刘淑妃流产,又密谋夺取李妃的儿子、诬陷李家和何御医等事情,还招供了先太后害死先太子的事……
而审案中的疑点,就是为何王皇后留下的解胎毒药方不对,少了一味关键的药,而致使太子一直被体内毒素折磨。还是太子八岁的时候,在民间重新找到正确的解毒药方,才解了太子的毒,让他背上的积症停止生长。
刚开始王国丈等人嘴硬说他们也不知道,后来熬不过重刑,又招认是先太后想让宋家江山彻底姓王,所以故意让蔡公公篡改了药方,目的是希望太子早死。先太后和蔡公公已经死了,这个屎缸不管他们认不认都扣在了他们身上。
皇上大怒,下旨夺了先太后的封号,把遗骸挖出丢去乱坟岗。贬王皇后为庶人,赐白绫。处王国丈、王国舅剐刑,王家三族内男丁斩立决,女眷没入教坊司。处王家一党的骨干洪家、舒家等七家家主斩立决,其余人等主家发配琼州,族亲贬庶人赶回原籍。其他不计其数的党羽有坐牢的,有罢官的……
对于最后的那个疑点,谢家祖孙和长公主等人都不信服,觉得是王国丈和王国舅是屈打成招。
但他们不能明面反对,一个原因是皇上和许多重臣都认同那个说法,认为王家有不臣之心。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想让“黄雀”知道他们已经有所怀疑,才能更好地查出真相。
通过这次审案,谢家也更加肯定了那只“黄雀”就是硕亲王。因为审案的两名官员存在对犯人诱供,只是做得非常隐密,不知道内情的人看不出来有何不妥。而这两名官员私下跟硕亲王的关系非常好……
另一件是,五十五岁的老皇上又让赵婕妤怀了孩子。当今皇上对女色并不热衷,也认命自己子嗣单薄,已经有近十年没有新添女人了。那位赵婕妤岁数也不小了,已经二十八岁。
这件大喜事让皇上老怀大慰,立即封赵婕妤为赵妃,期望她能生个儿子。
长公主得知这事也高兴异常,不仅亲自进宫看望了赵妃,奉上不少好补药,还天天去小佛堂烧香念佛,祈求赵妃能再生一个儿子。
二十八傍晚,姜展唯和何承都回来了。
几个孩子激动地跑去跟姜展唯亲热,姜展唯手里摸着孩子,眼里却盯着陆漫的大肚子看。眼里有不安,还有惶恐。漫漫的这个肚子,比当初他姨娘怀弟妹的肚子还大。
何承则赶紧净了手,给陆漫把脉。
他看看陆漫的肚子,忧心地说道,“从脉象看,姐姐的身体还好。可这肚子也太大了,我不放心,后天不去军营了,呆在家里守着姐姐。”
姜展唯也是这个意思,点头说道,“这样最好,你就在家守着你姐姐,等她生了孩子再去营里。”
陆漫心里没底,当然也愿意何承在家陪她。
吃完饭后,姜展唯要去跟长公主商量一些事情。陆漫让他带着孩子们去鹤鸣堂跟老驸马玩,她则把何承叫去西屋书房谈“正事”。
她怕自己真的会难产,一尸三命。她死过一次,对死已经没有那么害怕。但这一世有她太多的牵挂,舍不下小悦儿,小玖儿,小展魁,小默儿,何承,当然还有姜展唯,何氏,老驸马,长公主,还有她蓬勃发展的医学事业,更害怕肚子里的孩子见不到天日,或者见了天日又马上失去母亲……
把姜展唯和何氏排在那么靠后她有些过意不去,可这是她心里最真实的排名。
她觉得,姜展唯心性坚韧,对情感远没有对前程执着,没有她依然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至于何氏,她已经有了爱她护她的赵亦,不需要她操心。
可那几个孩子没有她会哭死,特别是小悦儿还不知道要受多少苦,何承现在孤孤单单还没有成亲,她不放心他们任何一个人。
她不想死,更不想肚子里的孩子死,她有一个大破天的妄想。
想赶何承这只嫩鸭子上架,在她实在生不出孩子的时候,给她做剖腹产。能活下来当然最好,活不下来就当她为这个时代的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遗体吧。
在军里,何承已经做了好几次外科手术,其中还同王医官一起给一个患肠痈的人做过手术,做得都很成功。现在,不光是健锐营,连其它营里有人受伤,只要伤势较重,都会请他和王医官去帮着缝合。
陆漫给何承讲起了剖腹产,借口还是在之前那本丢了的书中看到的。怕何承害怕,先没敢跟他讲自己心中的打算。
她连说连比划地讲解,为了更直观,还在纸上画。做什么该用什么器械,从肚子的哪里切开,大概多长,多深,力道如何,不能伤及肚子,等等等等,一直讲到夜深。
第四百六十八章 威胁